非遗数量世界第一彰显中国文化魅力
日前,“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至此,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44项,位居世界第一。这是最优中国文化阵容、最强中国文化载体,彰显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叙事。
有如《春秋》所记,“元年,春,王正月”。每逢春节,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会一再上演。春节影响力贯穿古今,传承千年,围绕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等主题,贴春联、贴福字、吃饺子、发压岁钱、拜年、守岁、祭祀等传统习俗,构成了一套丰富而独特的民俗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春节又衍生出“村晚”、网购年货、云拜年、发电子红包、旅游过年、观影过年等新年俗,展现出强大的文化活力和适应性。
对每一个中国人及全球华人而言,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像是一种情感寄托和精神归依。春节文化凝聚传统伦理、文化意识和家庭价值,蕴含对家庭和睦、天人合一的矢志追求。全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春节作为联合国假日,全球近1/5人口欢度春节,春节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的背后,是团圆、和谐、平安、敬祖、尊长等价值取向在世界范围内所引发的广泛共鸣与认同。
非遗数量世界第一,这是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肯定。昆曲、古琴艺术、中国篆刻、书法、雕版印刷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仰、京剧等均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时令节气、民风民俗、戏曲文化、古老医学等诸多领域,无不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成为中国文化持续走向世界、为全人类共享的重要契机。
这是中国文化的整体出海,足以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和回归。回望五千年文明源流,中国人以自身智慧与想象,在坚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瑰丽璀璨、难以企及的世界高度。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在新时代更是展现了多元包容的文化自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让中国与世界联结更加紧密,也凸显了文化在凝聚人心、促进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春节文化及其他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中国更属于全人类。始终坚持守正与创新,推动传承与发展,每一个人都是践行者、传承者、传播者。要于创新中赋予其全新时代内涵,使其可感、可知、可行、可观、可品,从而更加为全世界感知、共享,全力推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