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希望的田野成为创业的沃土
在日前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强调,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乡村若留不住年轻人,吸引不了年轻人,振兴便无从谈起。
相关负责人的发言,直击乡村振兴核心。当前,我国乡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的普及,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正在重塑乡村面貌。在浙江安吉,“数字游民”利用高速网络在绿水青山间实现创业梦想;在贵州毕节,返乡青年通过电商平台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据统计,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已超过1200万人。当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新创客”,工作生活场景频频“出圈”,也持续带动着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涌现,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文前相关负责人所述,如果说过去的“三农”工作,更多考虑人往哪里去,而现在还要考虑人从哪里来。必须看到,伴随城市化进程,当下农村所出现的“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不仅在中国,对全世界来说都是重大命题。还要看到,返乡创业虽好,但田园牧歌绝非唯一。随着乡村振兴越发持续深入,如何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返乡,让其不仅愿意来,更能留得住、发展好,诸如基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不足、发展空间局限等,仍待系统破解。
适应这样一个趋势,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对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作出部署,并强调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农村天地,大有可为。事实上,当下各个领域技术在乡村的普及运用,诸如:无人机在植保领域的应用、机械化自动化耕种的普及、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不为年轻人返乡创新创业、施展本领提供了更广阔空间。以浙江为例,历经多年“千村万户”整治,乡村文旅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并带动新业态、新模式、新赛道不断建立。在今年年初的浙江省两会上,返乡创业的“安吉经验”和“青年入乡”等关键词更是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在省两会“厅长通道”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还介绍,从2025年开始,每年将打造1000个以上“青年入乡”社会实践站点,为入乡青年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信息及各类培训,未来还将提供金融支撑……可以坚信,随着相关通道和平台建立,也必将持续引领青年人加入乡村振兴,为此书写更多浙江做法、浙江经验。
青年因乡村而聚,乡村因青年而兴。我们要持续提升乡村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以此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踊跃加入,扎根发展。要以政策制度建立等顶层设计发力,让青年人才返乡不仅进得来,还要留得住、干得欢,从而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内生动力,让希望的田野成为干事创业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