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铁站到职场 一座城的“留人密码”

2025-03-19 11:29:07

“古有千金买马骨,今有万金重贤才”。杭州市将杭州东站打造成青年人“启杭第一站”,还首次为实习生提供每月3000元补贴,不仅吸引了上万名青年,更折射出杭州从“流量入口”到“留量港湾”的深层逻辑——用细节的温度和政策的精度,织就青年人才的“第一张安全网”。

从“交通枢纽”到“人才枢纽”,缩短出站与就业的物理距离。杭州东站日均客流量超30万人次,过去是“过客”的短暂停留地,如今却成为青年叩开职业大门的“第一站”,实现下车即“上岗”,抵杭即“启杭”。上城区在此打造“永不落幕的招聘会”,每月至少举办一场主题招聘,同步设置“启杭第一站”服务区,集成扫脸求职机、政策咨询台和文旅推介功能。活动首日收到简历1.6万份,超半数求职者来自长三角以外地区。当城市将人才服务前置到高铁站,不仅缩短了“出站-就业”的距离,更消解了异乡青年的心理漂泊感,初来乍到者无需辗转奔波,便能触达岗位、政策和城市文化。

从“输血”到“造血”,企业与人才的多方共赢。3000元实习补贴政策的突破性,在于打破了传统人才政策的边界。过去,各地补贴多聚焦应届毕业生,而上城区首次将在校生纳入体系:本科生1000元/月、硕士生1800元/月、博士生3000元/月。同时,西子洁能、毛戈平等108家实习基地企业,也为在校生提供了从课堂到职场的“缓冲带”。这种创新并非简单“撒钱”,而是构建了人才培育的闭环。企业通过实习生提前锁定潜力人才,政府则借补贴降低青年试错成本,实现三方共赢。

从“政策高地”到“生态雨林”,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在“启杭第一站”,求职者可预约免费入住的宸寓青荷驿站,领取CityWalk路线图打卡南宋德寿宫、吴山夜市;通过“GO上城”服务平台,还能享受职业培训、创业辅导甚至相亲交友等衍生服务。这些举措,将冰冷的政策条款转化为具象的生活场景。让青年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人才与城市的关系便从“利益交换”升华为“情感共生”。

城市竞争的本质是“细节的竞争”。杭州的实践揭示了一个趋势:青年择城的标准,正从“薪资高低”转向“体验优劣”。一座高铁站的改造、一场招聘会的频次、一次实习补贴的发放,这些看似微小的“城市接口”,实则是衡量治理能力的标尺。据统计,上城区近三年已吸引13.4万名35岁以下青年落户,这与“细节留人”的策略密不可分。当其他城市还在比拼落户门槛时,杭州已进阶至“入职第一站”“住宿第一晚”“游玩第一程”的精细化运营。让青年在“第一次接触”时感受到诚意,就能在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李盈涵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