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六小龙”看干部身份之变

2025-03-27 16:00:29

杭州“六小龙”的快速成长,不仅源于技术创新的突破,更与地方干部队伍打破传统治理思维、重塑服务逻辑密不可分。杭州干部以贴心人、解题人、引路人三重身份转变,为科技创新打造出“热带雨林式”发展生态。同时,这种转变也凸显了干部要当好群众服务员、工作实干家的必要性,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杭州样本”。

织密服务网络,从“管理者”到“贴心人”。近年来浙江始终秉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理念,用心用情做好店小二、保姆式的服务,而干部也深耕“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用专业说话。杭州干部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敲敲章、签签字,而是用活管理“收缩绳”,如设立“企业宁静日”,以长期服务同企业共成长。对待企业如此,对待群众亦如此。干部应当在基层治理中也当好“贴心人”角色,构建“网格化+数字化”服务网络,以最快速度响应群众诉求,提升民生福祉。

激活创新动能,从“执行者”到“解题人”。“六小龙”的成功出圈,离不开杭州的创业陪跑生态体系,杭州干部不再是政策执行者、企业凳上客,而是作为助企陪跑员,为企业提供培训指导、办公场地、法律服务、人才对接和政策扶持等全方位支持,帮助初创企业解决实操难题。主动当好“解题人”角色,考量企业、群众的实际需求,坚持求真务实,敢于尝新尝鲜,减少盲目执行和机械执行,以最优方法解决问题。

点燃实干引擎,从“守门员”到“引路人”。杭州“六小龙”之一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回忆说,杭州市政府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派人飞了1万多公里,到他波士顿办公室找其谈落地事宜的地方政府。从开放场景到精准政策,从人才引进到资金支持,杭州干部在“六小龙”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引路人”智慧。在面对重大事项时,干部应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和担当,用实际行动带领企业、群众创业干事。就如基层治理,干部要当好“引路人”角色,引导村(居)民、新就业群体等多元力量作为主体参与治理,少唱独角戏,多奏合作曲。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周佳娜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