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接地气才“有人气”
近日,临安区把廉政舞台剧搬进了剧场,引得观众纷纷点赞。用舞台剧的形式开展廉洁教育,这样的创新之举让人眼前一亮。
廉洁教育,既要“有形”,更要“走心”。当前,“沉浸式体验”很受公众欢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沉浸式体验”通过触发人的感官,让人的精神专注于某种活动。舞台剧就属于“沉浸式体验”的一种类型。临安区纪委监委通过充分调研,决定创新文化载体、丰富教育形式,用舞台剧的形式进行廉洁文化宣传。这样的宣传方式拉近了纪检监察机关与党员群众的距离,取得了直抵人心的效果。
临安区廉政舞台剧的内容,都取材于基层。农村党员干部最贴近群众,他们的工作作风直接关联着群众的幸福感。临安区纪委监委紧盯基层干部这一关键群体,全面梳理近年来基层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新问题的苗头,把相关内容都编排进舞台剧里。这些舞台剧的主题涉及招投标领域治理、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等内容。由于廉政舞台剧的剧情都是群众的身边事,演出结束后,党员干部群众直夸剧情接地气,富有感染力。
廉政舞台剧广受欢迎,在于用“小故事”讲好了“大道理”。廉政教育是严肃的课题,但严肃的课题并不等于要板着面孔讲。如果高高在上,通篇都是一些政策理论,只会让人敬而远之。现在,临安区纪委监委创新廉洁教育方式,用基层干部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舞台剧讲述党风廉政建设故事,提升了廉政教育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纪法知识,增强了清廉建设的成效。
廉洁文化宣传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临安区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开展清廉教育,不妨深挖本土文化的“富矿”,从历史古迹、乡风民俗、革命故事等方面入手,创新宣传方式,让廉洁文化更贴近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