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新锐科创企业矩阵背后的当代城市精神

2025-07-10 09:59:33

当一众现象级新锐科创企业矩阵引爆网络时,不少自媒体开始了铺天盖地的解读,从营商环境、创新生态和政策扶持等各方面去加以分析,但似乎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对于很多长居杭州的人来说,面对这个“泼天的流量”,也深感诧异,为什么是杭州?杭州究竟怎么啦?为什么在短时期内,杭州接二连三引爆网络,一众机器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游戏开发等领域的新锐科创企业矩阵式地迅速闪耀世界,站在了时代科技创新的风口之上?显然,在种种偶然之中其实蕴藏着杭州的必然因素,其中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下的当代城市创新精神无疑是一大重要成因。

“踏浪前行”:

当代城市精神与时代风口

杭州城市文化源远流长,不绝如缕,体现出其历久弥新的坚韧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杭州这座城市的蝶变,由西湖时代、钱塘江时代至今日的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杭州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家碧玉式的精致小城,而是一个多中心、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大都市。根据浙江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杭州现有常住人口1262.4万人。2020年至今,引进35岁以下人才累计超过200万,杭州不仅仅是“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也是正迈向“亚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当代杭州的城市精神秉承“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特征,既传承了杭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秉持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弄潮儿精神,又紧跟着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浪潮,“无中生有”地在默默坚守中崛起。想当年发端于湖畔花园公寓中的阿里巴巴,从未被多少人看好却创造了杭州当代企业的传奇,为杭州科技创新注入了源源动力。而今,DeepSeek崛起于杭州城中的写字楼,宇树科技从车库起步,再次书写着新锐科创企业的创业奇迹。

杭州现象级新锐科创企业矩阵的横空出世是杭州城市成长的“幸运”,也是时代的机遇与作为,是数字经济生态中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变现”。在一波又一波科技创新浪潮中,杭州受益于阿里巴巴,推进了“互联网之都”建设;受益于“城市大脑”工程,加快了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步伐;受益于“梦想小镇”标杆,夯实了创新创业的根基。在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全球之时,杭州能够“踏浪前行”,快速对接时代风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墙内开花”:

梦想追逐与创业沃土

进入新时代,杭州紧跟世界前沿,“数字”神话不断,由电子商务到数字经济,由数字赋能到人工智能,不断快速调整节奏,注重市场效益与社会服务。“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基金小镇”等的相继崛起,为年轻人筑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梦工厂”。

科技创新的梦想点燃了杭州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初创企业遍地开花。2023年至2024年中,杭州平均每天诞生280多家企业。2024年4月发布的《2024年杭州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榜单》显示,杭州现有43家独角兽企业,另有准独角兽企业382家,这些新兴企业大多充满创新的活力,如今井喷的现象级新锐科创企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深度求索的大模型AI独特算法架构、宇树科技的仿生机器人、游戏科学的《黑神话:悟空》物理仿真技术、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民用化、群核科技的群核启真(渲染)和矩阵(CAD)引擎,以及云深处科技的传统工业智能化升级工具,一项又一项的创新成果诞生于杭州,再从杭州启航驶向世界,迎来杭州城市历史最强的一次科技创新大爆发。宇树科技发布的机器狗产品B2-W演示视频,埃隆·马斯克大为赞赏并快速转发。DeepSeek大模型因性能直追OpenAI最高端o1模型,而训练成本极低,迅速超越ChatGPT而登顶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DeepSeek引起的全球冲击波,再一次刷新了国人对于杭州的认知。

“国际化发展战略”:

城市追求与创新文化

一座城市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政府、企业与人才,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如果一座城市没有高远的目标与追求,只是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亦步亦趋,能够让众多的创新企业脱颖而出吗?

从吴越都城到南宋临安,“参差十万人家”的大气开放正成为全球人才持续汇聚的历史基因。在步入新世纪以前,杭州也曾是一座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对比国内的主要城市并无独特优势可言,省内的温州、宁波也大有赶超之势,这些因素迫使杭州在发展的焦虑中不断地探索城市发展道路。近年来,杭州明确了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与世界名城对标与对表,瞄准提升城市国际化能级。2016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更是捋顺了城市的发展路径,其中明确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近10年来,杭州的海归人才流入量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也持续保持全国城市第一。

杭州有高效务实的地方政府,不做“夸口承诺”的噱头,而是遵循国际规则,理解企业逻辑,承担社会责任,抛出了一句颇有豪情之语:“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句话不是停留在嘴上,而是落于实实在在的行动中。近年来,在一系列“让人羡慕”的人才引育政策和科技扶持政策加持下,杭州既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快速成长,还有未来科技城的崛起,更有各类科技小镇、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和创新谷的纷纷涌现。让创新创业人才更加称道的是,“最多跑一次”“浙里办”以及更多暖心的小微企业服务,为国际化的科创企业打造出了优异的营商环境。

今日的杭州已初步形成了一种“硅谷”式创业生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一批在杭高校发挥积极的作用,培养了大量的信息技术、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动漫游戏等领域的人才,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学科+平台+产业”模式渐趋成熟。

G20杭州峰会和第19届杭州亚运会是杭州城市国际化的高光时刻,“数字人点燃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曾经惊艳世界,也激发了这座城市年轻人的“梦想”。在当代创新城市精神的激励下,杭州的创新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在一众新锐科创企业矩阵蓬勃涌现之后,杭州必定会有更多的“新兴”涌现出来,为这座城市不断增添光彩。

(张卫良,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院院长;林航,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张卫良 林航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