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员干部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

2025-07-25 14:25:57

浙江的基层减负,从小小的一块屏幕开始。早几年,每到年底,浙江不少机关单位工作汇报都需配PPT,公务员通常要熬夜改排版、加动画,时间都花在改格式上。如今,浙江大力开展“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决杜绝过度使用公务短视频、“花式汇报”等问题,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指尖功夫”切实转变为“脚底功夫”。

数字化时代,公务视频和PPT应运而生,成了不少地方汇报工作、展示成果的“标配”。这种汇报方式常常存在变形走样的问题,容易滋生形式主义,更可能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过度看重展示汇报的方式,动辄“PPT”“短视频”,以“作秀”代替“做事”,以“痕迹”当“业绩”,以精致务虚代替求真务实,本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表现,不但加重基层负担,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

基层工作如果没实效,过程再热闹,群众也不会买账,屏幕中的形式主义,说到底背后还是政绩观问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都想树政绩。那么,要树什么样的政绩?翻开《之江新语》,《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心无百姓莫为“官”》《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等诸多篇目,“‘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等炽热话语,无不彰显着鲜明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

政绩的本质应是民心所向,得民心是干出来的。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群众干实事、谋福祉上,让基层干部把被“屏幕中的形式主义”束缚的时间和精力释放出来,到群众中间去,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和“一线”当中去,用实干的业绩、民意的尺子来丈量“政绩”,百姓自会看在眼里、赞在口中。归根结底,无论是财政资金,还是党员干部的时间精力,都应该用在“刀刃上”,回归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郑莉娜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