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

2025-09-22 10:06:02

9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中国杭州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

大会LOGO的设计灵感源自西湖三潭印月,隐喻着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态文明的深度耦合。从《礼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古老训诫,到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中国将道法自然的哲学基因转化为系统保护实践。这种智慧在中国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建设中生动呈现——武夷山通过茶-林-草复合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神农架以悬崖监测技术守护金丝猴栖息地,天目山-清凉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展示了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的相向而行。

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安东尼奥·阿布雷乌在大会开幕前接受专访时表示的,中国的生物圈保护区已成为“人与生物圈计划”愿景的典范——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其经验值得全球分享。

这次十年一度、首次在亚洲举办的大会,再次让世界看见杭州,并从杭州看见中国。本届大会选择在浙江杭州举办,凸显浙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省会杭州作为生态文明之都的标识性意义。杭州通过实施西湖、西溪、大运河等一些综保工程,让野生动植物的“生命家园”更加稳固。很多人到西湖看风景也看松鼠,拍风光更拍鸳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效,老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2021年,云南野生亚洲象群向北迁徙,它们一路觅食、休憩、嬉戏,相关视频破圈传播,受到各大国际媒体和全球网友的瞩目,生动见证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图景。秦岭,我国的“中央水塔”,在那里,违建别墅曾如一块块疮疤,蚕食着秦岭山脚的绿色。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千余栋违建别墅被依法拆除,多名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惩处,展现了中国对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

中国自参与“人与生物圈计划”以来,着力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保护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在人们的守护之下,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大熊猫、雪豹、东北虎、藏羚羊、亚洲象等一批旗舰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放眼中国,一幅“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画卷扑面而来。

自然可持续,人类方可持续。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根基,地球的未来取决于人类的认知和行动选择。期待整个世界从杭州出发,共赴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之约。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翟春阳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