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锦鲤”让西湖更美好

2025-09-29 15:32:39

西湖发现鲨鱼,还不止一条?乍一听吓人一跳,回过神来方知是惊喜:杭州景区公安机关上新黑科技“仿生机器鱼”,它不仅能精准打捞市民游客掉进水里的手机,还能够进入浅滩、水草,填补水下巡查的空白。这两条机器鱼堪称西湖生态警务的“水下多面手”,它们能从水质监测、水体巡航、动植物种群调查、外来物种识别预警、污染物探测定位等多个维度织密守护网。

不过,对“鲨鱼”一说,有网友跟帖评论:建议将“鲨鱼”改成“锦鲤”,会有更美好的寓意。这是个好建议!其实综合媒体报道来看,既然是仿生机器鱼,称其为“西湖锦鲤”倒也乐观其成。锦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谐与富足,这两条肩负守护使命的“锦鲤”悠游于西湖,正寄寓着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期盼。

而这两条“锦鲤”在西湖里悠游,绝非要与西湖水底的生物争营养、争地盘,而是来担当“西湖卫士”的角色:鱼身搭载的水质传感器,在测试中能采集水温、pH值等数据,若监测到pH值偏离适宜范围,可触发预警提示,为后续排查污染源头提供方向参考。此外,它还在探索建立生物识别功能,在模拟动植物种群调查场景中,它的高分辨率视觉传感器可捕捉影像,若识别到非本土生物特征,能标注位置信息,为外来物种防控提供支持。此前西湖的人工打捞依赖经验摸索,遇到深水区或淤泥区域时,不仅耗时久,还可能存在遗漏,且落水电子介质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仿生机器鱼”的上岗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

日前在杭州举行的第五届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上,“科技赋能”成为重要主题,西湖“仿生机器鱼”的实践,正是对这一主题的积极响应。它展示了如何将前沿科技无缝融入自然生态监测,以非侵入、低干扰的方式,实现从被动补救到主动预警、从宏观管理到微观洞察的转变。西湖并非一个孤立的水景,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间的荷、鱼、水鸟、底栖生物乃至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网络。维持这个网络的健康与稳定,是实现西湖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仿生机器鱼”对水质的实时监控,如同为西湖进行“日常体检”,确保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底线;其对动植物种群的调查和外来物种的识别,则是在动态掌握生态家底,防范生态失衡的风险,这对于保护西湖本土的特有物种、维持生态链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西湖之美,在于“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诗意,更在于其背后生生不息的生命共同体。当科技的“锦鲤”潜入湖底,它守护的不仅是水体的清澈与游客的财物,更是这片水域中每一个生命的权利,是传承千年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画卷。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翟春阳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