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用双脚操控无人机完成侦察任务,这并非电影桥段,而是一场运动会上的“酷炫画面”。近日,中国·浙江残疾人未来科技运动会暨全国残疾人无人机项目推广活动在杭启动,来自北京、广东、黑龙江等11个省份及浙江省内4个地市的80余名选手同场竞技,参加无人机足球、无人机越野、无人机侦察和无人机物流等项目角逐。灵活穿行的无人机仿佛带着他们渴望飞翔的心灵,摆脱沉重肉身,拥抱未来生活。
科技以人为本,但其发展历程却总像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可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另一方面,科技也在不经意间制造着新的鸿沟。如何让弱势群体拥抱未来生活,显然是科技与人文应当共同解决的课题。“残疾人未来科技运动会”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解题思路,不仅让残疾人直观体验未来科技带来的可能性,更让全社会重新审视残障人群的潜力与梦想,推动未来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智能眼镜为视力障碍人士“点亮”生活、脑机接口让言语障碍人士“开口”说话、外骨骼机器人让肢体障碍人士重新“行走”……在杭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见证科技改变命运的真实故事。但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生活,不仅需要技术的持续迭代和成本降低,更需要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这点来说,“残疾人未来科技运动会”也通过竞技与展示,为科技创新搭建了直面用户的应用场景。
随着低空经济迅速发展,无人机在物流、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残疾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本届运动会上新增了无人机物流和无人机侦察两大应用型项目,要求选手操控无人机穿越障碍,将载荷物精准投掷到靶标区,或对预定目标进行拍照取证。这将赛事项目转化为职业技能的练兵场,不仅能激发残疾人对无人机的兴趣,也将激励他们实现从“走出家门”到“走向岗位”的跨越。
当科技的翅膀承载起每一个梦想,我们迎来的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祝福“残疾人未来科技运动会”越办越好,吸引更多残疾人与科创企业的关注参与,成为在全社会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激励更多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科技变革,共同构建一个更具温度的未来社会。也期待杭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能持续引领未来生活,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共享科技变革的红利,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