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社会宣传
 
江干这套新教师培训机制神奇在哪?
2020-09-11 14:40

采荷二小的方亮,区教坛新秀、区三层次骨干教师;

省教科院附校的陈冰冰,被评为江干区教坛新秀、区优秀班主任;

夏衍初中的潘宁宁,包揽了多项区级荣誉,获评区级优秀青年教师、区级教坛新秀,还荣获了杭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

天杭教育集团的沈钢,担任着学校智慧教育主任、总务处副主任,也是区优秀教师、区教坛新秀……

你能想到吗,这些杭州中小学的中坚力量,个个都是“90后”,有的入职才三年。

他们却是江干大批新教师的缩影。经过两三年的精准化培训,新教师迅速变成了成熟教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据最新数据显示,江干区的教师队伍,从七八年前的2000人扩充到了8000人,近三年全区新教师人数以每年五六百的速度在增加。如何让新教师快速成长、更富有力量,为全区教育发展注入活力,成为一道复杂又难解的数学题。

一位新教师未来的成长如何,前三年是关键。早在2006年江干区就启动了新教师培训,近几年在“城市东扩”“决战东部”“拥江发展”等发展节奏下,江干区不断调整新教师培训战略,抓住挑战和机遇进行改革创新,开始着力打造“十四五”规划下新教师培训的样板。

每年新增五六百人,近三年的人数加起来,江干新教师体量达到了一千多人。这么多老师坐在一起,再用传统方式进行培训,就等于开一个千人大会。“培训必须有效,所以我们改成了小班化培训的模式,也就是组团式。相邻几所学校的老师分成一片,按学段分班进行培训。2020届600余位新教师分为17个班级,每个班30至40人,进行精准的培训管理。”江干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晖说。

为这些新教师培训的老师,不是省特级教师,更不是资历很深的老教师,而是一批近十年来迅速成长为骨干的教师。“省特级教师的经验和办法,有些未必能够被复制。这些骨干教师与新教师更有共同语言,更能帮助新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为新教师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和成长路径。”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仲弘说。

从今年开始,全区新教师培训实行跨学科培训,语文老师听数学老师的课,数学老师听科学老师的课,小学老师听中学老师上课,不同科目的老师坐在一起培训,实现互补。“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全能型选手;另一方面,新教师综合素养都很高,都能听得懂。”陈仲弘说。

新学期,江干区的校园长拿到了两份思维导图:一份是江干区新教师培养要求,另一份是江干区教育系统荣誉评选及人才梯队建设机制。“学校的管理层更可以清晰地了解教师成长的梯队建设,也给新老师更为清晰的职业规划。”徐晖说。

新教师接受培训后,优秀的人可以成长为区三层次骨干教师或者区三层次骨干班主任,依此类推评选出二层次骨干和一层次骨干,按比例每年一评。此外,从教龄满三年、28周岁以下三层次骨干教师或者优秀新教师中选拔出的教师,将进入新锐教师班学习。新锐班中的优秀教师可进入精锐教师班,培养两三年后,成长为特级、正高级以及市级名师。这一梯队建设,大大优化了区内教师队伍的结构,有效助力了新教师快速成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胡鸿 编辑:吴阳杰
 
动态信息 更多 >
· 王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牢记嘱托谋发展 接续奋斗向未来
·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举行预备会议
·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 心声带上来 力量聚起来 继续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童心迎亚运、童谣来记录、童趣溢心间
· 杭州市检察机关出台保障亚运十大举措
· 111家企业加入“朋友圈” 杭州亚运会招商实现历史突破
· 创新能力全国第二,杭州凭什么?
· 杭州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创历史最佳
运河二通道 水陆大会战
杭城再落雪
3D打印“冰墩墩” 科普冬奥梦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