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安妮有两个身份,私人身份是瓷器大师、收藏家丘小君的女儿,公开身份是美国目前最年轻的华裔收藏家。这两个身份对她而言,其实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有人曾经说过,阻止一个人发展的很大原因并不是知识,而是见识。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双重身份,让丘安妮在收藏时不仅少走很多弯路,更见识到不少高质量的古董,有了足够的见识度。她说,她看到那些流传千百年的瓷器,心情就会安宁下来。这一次接受采访是在东明白庐艺术馆,在一大批的精品古陶瓷中,她说起收藏故事也显得格外淡定从容。 30多年的经验外加家学渊源让她很少“失手” 虽然丘安妮今年只有38岁,但是在陶瓷收藏的经验上,已经有了30多年的历史——大约从四五岁开始,她就跟着父亲丘小君去西安城内的各个地方“淘宝”了。 丘小君是我国著名的陶瓷评鉴专家,从事陶瓷文物鉴定工作40余年,师从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曾协助耿先生编撰《明清瓷器鉴定》一书,此书也被公认为学习明清瓷器鉴定的必读书。 “从小就是瓷片伴着我成长的,家里到处堆着的都是瓷片,我四五岁就开始帮忙清理。”丘安妮回忆说,每个周末,父亲都会骑车带她到西安城里的各个工地,在她的腰间拴上绳子放入土坑中去捡瓷片。可这么多瓷片怎么选出好的呢?“他教我说,要选刻花精美的,图案特殊的。其实这就是在培养我最初的审美观。”丘安妮说,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一个坑里发现了半个碗,是耀州的老残片,然后寻着寻着,又发现了另外半个,对起来,刚好是一只。 由于这样的家学渊源,丘安妮很庆幸自己在收藏上并没有走弯路,也没有上当吃亏的机会。丘安妮说,现在国内的一些收藏家真心非常“土豪”,一收起来就是各种领域都涉及,什么都想收,最后往往收到的都是“大路货”。但也有例外,“蔡老师的这些收藏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意识到国内也终于有了既懂行又纯粹喜欢的藏家。”丘安妮对蔡暄民的东明白庐的藏品给了很高的评价。 经历了香港古董的大牛市 金融危机成为收藏事业转折点 上世纪90年代,丘安妮和父母移居香港。在香港古董店云集的荷里活道开设了丘家的第一间古董店﹐得到了父亲的挚友徐展堂的帮助和支持,赚到了第一桶金。古董店由安妮打理﹐因为她会讲一口流利的英文﹐而作为知名陶瓷鉴定专家的父亲丘小君则在幕后指导。 丘家的古玩店叫艺苑,门面不大,但很热闹。因为当年精通外语的人少,西安外语学院毕业的丘安妮就有了越过中间人直接和国外大藏家沟通的机会,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加之靠丘小君精准的眼光淘来的东西,艺苑成了国外行家来香港进货必去的地方。丘安妮也和国际著名的收藏家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比如伦敦的艾萨克纳兹﹑戴维·普里斯利﹑比利时的“青铜女皇”吉萨尔·柯尔斯﹑纽约的柯诺尔·马亨尼等。 盛极必衰,金融危机到来后,香港的市场变得很差,丘家也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折损了不少,于是他们决定去美国闯闯。“当时身上只剩买三张飞机票的钱,衣服什么的都不带,一人带了两大箱子古董,就直飞纽约。”丘安妮说,到了美国后,做了一个个人展览会,利用在香港时培养下的人脉,召集了在美的行家们,六大箱东西全被抢完。后来,就把生意重心从香港转到了美国。 2006年,她曾帮浙江一位大藏家找一对仙鹤,在欧洲看拍卖时,看到一只掐丝珐琅的仙鹤,底座是鎏金的,四角还镶嵌着四个宝石。“当时一看到就觉得‘看对眼’了,几乎都没还价,直接以3.5万美元的价格拿下,后来4万美元卖给那个藏家。事后,对方专门找人做了宝石鉴定,一颗宝石就开价人民币100万元。” 还有一次,2000年左右,在澳大利亚,一家大型拍卖公司卖一个青铜器,估价大约200万元左右,看了下介绍说明,发现有几十个铭文,有著录,流传有序,属于闻名于世的西周善夫梁其青铜器群之一,是1940年陕西扶风出土流失在海外的青铜重器,丘安妮决心要拿下。因为当时现金不够,丘安妮直接把香港的房子以低于市场价卖了套现,换了这个“西周善夫梁其青铜簋”。后来,北京嘉德拍卖多次来动员拿去拍,估价大约在3000万左右。 香港﹑台湾的行家对丘安妮的评价是﹕她很能抓住市场﹐她的市场直觉极好﹐而且胆子很大。她说,做古董是一种冒险的生意﹐不能太保守﹐太保守永远不敢买﹑不敢卖。 越来越多流出去的宝贝 正在往回流 最近十几年,丘安妮除了自己搜集古董外,更多的是帮国内的收藏家回购精品。 2004年,国家文物局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春季中国古董艺术品拍卖目录上,发现四件国内少见的珍贵文物:一是康熙紫檀镶嵌彩绘庭院人物图十二围屏(一套);二是康熙辛丑款铜胎珐琅花蝶题句对杯,此杯应是清宫最早烧造的珐琅精品,是存世不多的稀有文物;三是高达75厘米唐三彩马造型;第四件是雍正款豆青釉青花云螭纹折沿盘,国家文物局召集专家反复研究后,决定启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资金,购回这四件文物。 丘小君的老师耿宝昌向国家文物局推荐他做代理人,同时因为丘安妮英语好,且是美国注册的古董商,去拍场竞拍名正言顺,也被找来一起拍回文物。拍卖当天,预估约花百万美元才能拍得的那四件拍品,丘氏父女仅用62万余美元将其竞拍到手,之所以如此便宜,奥秘是丘小君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赴美数年,丘小君广交朋友,古玩圈中威信颇高,大家一听全给丘小君面子,于是就成全了丘氏父女,让他们得以很低的价格拿到了四件拍品。 但就在四件文物封箱启运后即将出关的前一天,美国纽约法院一纸“禁运令”将其扣押在美国海关,原因是丘安妮任地产商的犹太裔丈夫艾克曼,游说妻子将四件文物占为己有,但遭丘安妮严词拒绝。艾克曼为此不惜提出离婚,阻止文物出境。 最终通过诉讼,丘家打赢了官司,但丘安妮付出了婚姻的代价,精神上的煎熬更是难以言喻,经济上也招致损失。她在曼哈顿城中开设的古董店,由于店址是丈夫的物业,被迫停业。不过对她来说,“父亲一生为人正直、正派,是非观念强,她从小受父亲的人格思想影响,尤其事关民族大义,更要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