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创新活力。这是杭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独特魅力。 人景合一,和谐共生。在这座城市,文人获土壤、文化获尊重、文脉获传承。 夏天,我们从地理出发,采撷城市文化明珠的宝光,叙述了它们的光荣过往,展望了它们的美好前程。 秋天,我们关注平凡而敬业的文化工作者,回溯他们这40年的可敬故事,倾听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一花一风景,一步一故事。回首往事,是为了致敬来路,再出发! 

雅典当地时间4月16日20:30,杨洋手中的指挥棒奋力一挥,杭州爱乐乐团的乐手们随之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最后一个音符冲出希腊雅典音乐厅的穹顶。 2006年的秋天,杨洋就是站在这个音乐厅的舞台上,以无可争议的表现一举夺得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大赛第一名,成为在这项顶级国际大赛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指挥。没想到12年后,作为当今中国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他带着自己一手塑造的杭州爱乐乐团来到雅典,在这里吹响了2018中东欧巡演的第一声号角。 个人名片 杨洋现任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教授。 杨洋1998年在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开始职业指挥生涯,2000年-2016年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指挥、常任指挥。作为中国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他与国内所有主流交响乐团及歌剧院均保持着密切而频繁的合作关系。 2009年,杨洋参与并主持组建了杭州爱乐乐团。至今为止,他已率领杭州爱乐乐团圆满完成了九个音乐季。 致敬来路再出发 有一种态度叫极致 “我要让自己进入一种疯狂而忘我的状态” “如果代表古典乐的天使变成凡人,一定是美国音乐家伦纳德·伯恩斯坦的模样。”对于杨洋而言,集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于一身的“全能战士”伯恩斯坦既是他的精神偶像,又是他的灵魂导师。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青年指挥家之一,舞台上的杨洋富有戏剧张力和感染力,常常会陷入一种疯狂而忘我的极致状态;作为杭州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杨洋也是这么要求所有乐手的。“技巧之外,乐手对精神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杭州爱乐在潜滋暗长,杨洋自己也在默默蜕变。2016年8月,他的女儿出生了,“父亲”成了他引以为傲的一个新身份。“女儿的降临,使我的音乐多了一份人性的爱与思考。而杭爱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从襁褓待哺至羽翼渐丰,我们一起成长,未来更将相融共生。” 有一种素养叫职业 “杭爱速度,既在意料之内,又在情理之外” 杭州爱乐乐团成立之时,如同一块璞玉,90%以上都是从国内外重点音乐院校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说一句玩笑话,如果不是团长邓京山拖了后腿,这个乐队的平均年龄不会超过25岁。这群年轻人艺术起点高,业务能力强,缺乏的是合奏经验和职业认知。那么,他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磨合成团呢? 杨洋的理念是,世界上有两支队伍是必须采用军事化管理的,一支是军队,另一支就是乐队。“无序而散漫的管理对于一支交响乐团来说,是极其可怕的。为什么德奥乐团能拥有完全统一的风格、和谐平衡的音色?那是多少年延续的自律和传承。”所以,杭州爱乐乐团从一开始就专门制定了极其严格的管理条例和考核制度。 “比如,排练场里不允许使用手机、吃喝东西、交头接耳、相互走动;再比如,演出台上必须着装统一,女乐手一律黑色长袜、袖遮胳膊,男乐手一律黑色短袜、黑色皮鞋。” 除此之外,每年会组织一次业务考试,平时的排练也都进行抽查。在年终评比里,综合表现特别不佳的乐手,可能就要淘汰离团。同时,演奏员在表演的时候,都要求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包括每个人的坐姿。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乐队的运营模式。“第一年我们就找到轨道,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按照国际惯例开启音乐季模式。与此同时,邀请国际一流的音乐家来杭演出,与金字塔顶的乐队及院校展开合作交流。”论严苛够严苛,论专业够专业,这样的乐队向心力能不强大吗?建团十年,50%以上的乐手在这里安家立业,与杭爱休戚与共。 “现在大家提及杭州爱乐乐团,首先会想到活力,抑或青春。在我看来,职业、准确、成熟、稳健,才是对这支年轻乐队最好的褒奖。”十年,杨洋带领杭州爱乐乐团所创造的“杭州速度”,既在意料之内,又在情理之外。 有一种责任叫普及 “杭州乐迷群越来越庞大,越来越专业” “十年这个刻度,已经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后背。面朝观众,我的背后是一支正值青春、朝气蓬勃的杭州爱乐乐团;面朝乐队,我的背后是一群以礼相待、心怀向往的杭州资深乐迷。” 早些年在杭州谈及交响乐,往往被当做是一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所以,很多人在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内心构筑了一道壁垒。现在呢?杨洋骄傲地说,杭州乐迷群体越来越庞大,越来越专业。“他们听唱片、查资料,原来只关注作者作品,跟不上乐思的层次变幻,现在大多是为了某个演奏家而来,将‘听懂交响乐’作为一种音乐理想。甚至每个周末,还有不少上海观众为此赶来杭州。” 市民的文化底蕴在沉淀,音乐修养在提升,脍炙人口的经典交响作品已经无法满足这座城市对古典音乐的所有好奇和期待。“现在,我们每年会演出1-2部以杭州为题材的委约作品。与此同时,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艺术领域都会去涉猎,尝试更多跨界的演出。”杨洋说,反哺城市、回报市民是杭州爱乐乐团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雅艺术普及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征。“今年音乐季在加大音乐普及演出的同时,我们还将以全新的载体与模式来推进青少年音乐教育。”杨洋透露,杭州爱乐乐团青少年交响乐团正在筹建之中,将在明年六一儿童节音乐会上正式亮相。“我们将通过半职业化的机制来培养新一代音乐家,排练、交流甚至出国巡演,未来的音乐力量是我们送给这个城市最好的礼物之一。” 杨洋永远不会忘记2009年7月20日,杭州爱乐乐团成立之后的首次正式亮相。当《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音戛然而止,掌声爆发式地响彻了全场。结束后,杨洋偷偷跑到后台的洗手间里,任凭脸上的泪水肆意流淌,三个月来的压力完全释放了。而如今,在光阴里慢慢成熟的杨洋变得从容淡泊。“下一个十年,我和杭州爱乐已经准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