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有营养,穿得漂亮,住得宽敞,用得高档 都说杭州是“人间天堂”,可是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俗语吗? “人间天堂这样的说法,就是从南宋开始兴起的。”昨天的西湖名人讲堂上,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浙江省社科重点基地)副主任徐吉军,为大家生动地讲述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人的幸福生活。 徐吉军说,杭州自唐代以来,历经统治者的开发建设,至宋初已是全国著名的城市。宋初词人潘阆撰有《酒泉子》10首,盛赞杭州,内中第一首的首句即称“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北宋柳永的《望海潮》里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南宋时期,是杭州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时期,大家熟知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语就出现在南宋。“日本有许多汉学家认为,南宋都城临安已发展到了可与西欧近世都城相比的高度文明水平,借用宫崎市定的话,即相当于东方文艺复兴时期。”徐吉军说,宋元之交到达中国的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道:“行在(指杭州)乃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充满了各式的欢乐,几使人疑以置身天堂。” 南宋临安社会生活首先显著地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等方面的奢侈风气上。 吴自牧在《梦粱录》一书说:“杭城风俗,侈靡相尚。”以饮食为例,杭州人非常讲究“吃”,吃要时鲜、要美味可口,食具要精致。时人阳枋在《字溪集》卷九《杂著·辨惑》中说:“食不肯蔬食、菜羹、粗粝、豆麦、黍稷、菲薄、清淡,必欲精凿稻粱、三蒸九折、鲜白软媚,肉必要珍馐嘉旨、脍炙蒸炮、爽口快意,水陆之品,人为之巧,缕雕盘,方丈罗列。”周密《武林旧事》一书中,更列有两百道以上的美食,足供一次大宴会之用,甚至连上菜的先后顺序,都一一备载不缺。包括四十一道大菜,四十二道小果及蜜饯,二十道菜蔬,九种粥饭,二十九道干鱼,十七项饮料,十九项糕类,五十七种点心……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垂涎不已。 当物质得到满足后,愈加渴望精神上的欢乐,于是市民文化大盛,话本、百戏、鼓子词、诸宫调、队舞、小说、杂剧、大曲……应有尽有。 更领先于全国的是,中国传统的“农本工商末”观点在这里遭到了极大冲击,人们对工商业的社会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周淙在《乾道临安志》风俗中说杭人“善于图利”,趋利而逐末,顾虽有良子弟,或沦于工商释老之业,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婚姻、丧葬、生育、科举、行医等,大多皆以金钱为中心。 “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用求高档,已成为临安市民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新动向,其社会生活方式和风尚变化之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所能容纳的最大限度,迸发出新旧时代交替前朦胧的曙光,这是社会越来越进步的表现。”徐吉军总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