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的清晨,一批写生的学生在桐庐江南镇深澳村老街上一字排开,放画板、调颜色,他们说话嬉闹的声音打破了老街的宁静。老街两侧都挂起了灯笼,挂起了鱼灯,一派欢度国庆的场景,在村口当志愿者的村民说,国庆热闹的第一波,已经来临,而村里的民宿、农家乐早就被预订的满满当当。 杭州市民王栀兰在古街上边看边拍,她已经是第三次来深澳村了。与以往不同,她这一次选择的是高铁出游,“开车怕挤,还怕停车没位置,高铁半小时左右到桐庐,再乘公共交通来深澳,轻松便捷。”王栀兰选择深澳,是因为得知深澳有一场百匠艺术文化节。 “大不一样了,我第一次来是学生时代,来写生,那时候老街上来往的只有居住在此的村民,那些古建筑有些破败,有些落寞。”王栀兰说,尽管,第一次深澳是以如此清冷的画面浸入她的心里,她却喜欢这个古村落,她当时边画边想,这里要是有一些店铺,有一些老底子留下的痕迹,入画应该更漂亮。 但让王栀兰深感欣喜的是,这次的老街给她有种“年轻”的感觉。老街上店铺相连,有以原始木头为材料,稍作艺术加工的各类木制品,有手艺人自行设计、手工制作的香囊,有属于“非遗”的葫芦烙画等等,现场在进行手作的几乎都是80、90后的年轻人。 深澳文创街区负责人宋凯是最早来到深澳的,5年前,他与制香文化传承人涑南一起来到这里,最初只是想寻找一个加工坊。“来到深澳,第一感觉是惊艳,古建筑群保护得非常好,这儿好像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地方。”宋凯在这儿租了店面后,艺术圈的朋友们常来做客,有擅长书法的,有做扎染的、有茶艺的,逐渐深澳街上的店铺一家家地开起来,而宋凯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 自从高铁开通后,宋凯有两个体会,一是明显感受到入驻深澳的手艺人更多了。二是以往上海、江苏为主,现在客源地逐渐画大圈子,甚至有不少国外游客慕名而来。 现在有30余家店铺入驻深澳文创街区,江南镇人大主席杨柯忠说,自从文创街区渐成规模后,每年村集体收入能增收50万,深澳村也摘了经济薄弱的“帽子”,但最有感觉的还是当地村民,有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到村里,他们向村里的设计行家讨教,开起了与古村风格协调的小吃店,农家乐,家门口的生意相当红火。 “按以往,到4号左右,游客会有个井喷,我们将积极做好疏导车辆和安排游客有序进行游览。”江南镇已做好准备迎接国庆旅游高峰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