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节档7部影片中,由路阳执导、耗时5年的新奇幻电影《刺杀小说家》从2016年宣布筹备起便备受期待。小说的重新改编与创作;异世界皇都的视效打造;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的关联叙事;雷佳音、杨幂、董子健、于和伟等演员的表现;路阳对新奇幻类型的尝试和野心…… 这些吊人胃口的元素最终转化成了春节档票房第三的成绩。原著作者双雪涛在豆瓣上感慨留言:“我想之后的很多年里,我还会经常重看这个电影,尤其当我感觉幻灭的时候,不是因为其中热血澎湃的信义之气,而是它会提醒我,即使一切都是梦,我也要找到你,找到你就找到了梦的机制,找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园。” 2月23日,路阳带着《刺杀小说家》来杭与观众见面,选择杭州也是因为该片的主出品方华策影视是一家杭州本土的影视公司。 三场观众见面会,路阳和观众们认真交流、倾听。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表示,票房只是一方面的成就,更大的成就在于——他实现了开拍初期的心愿:打造一部百分百中国制造的视觉特效大片。 台前 导演的野心:“全中国班底”也可以做出国际水准的特效大片 “电影是需要有新鲜感的,我不希望重复一些套路化的视觉和叙事,包括人物。”导演路阳希望《刺杀小说家》呈现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用一种东方的方式拍摄出来的一部视效电影,而不是单纯的对好莱坞的模仿。” 电影采用“面部捕捉”和“虚拟拍摄”的方式,这也是首部大规模使用“虚拟拍摄”的中国影片。“我们需要把动作捕捉、面部捕捉,虚实结合拍摄和虚拟拍摄这些新流程全部融入到一部电影的制作里面,这在中国电影的经验上是全新的。” 如果说电影开拍前21个月的剧本创造阶段,打磨出了现实世界与小说家笔下小说异世界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故事,那么创作视觉效果的阶段则是把这个独特的异世界一步步给做了出来,两年半的时间背后是一个个坚实的数字—— 异世界和角色的概念图画了2000多张;“分镜”做了4个多月,分镜头故事板有2095张;整个场景搭建耗时5个多月,建了20多个摄影棚,搭建面积17万平方米;光视效团队就有七八百人;疫情隔离期间,视效团队通过云技术远程操控,公司几百台电脑一刻不停地工作,才有了最后的成片。 “百分百的中国团队,这是我们特别骄傲的地方。中国人能吃苦有想法而且会变通,这都是海外团队无法比拟的优点。”路阳想通过自己的坚持让观众看到“全中国视效班底”同样可以做出国际水准的特效大片。 另一个令路阳引以为傲的地方是——《刺杀小说家》的内容是东方的,“血缘上,它是东方的更是中国的;文化本源上,它是独属于中国的题材故事。”在他看来,中国标识的内核应该是既有包容性,又能够散发出力量,辐射给所有人。 路阳身上有种纯真的理想主义,如片中演员评价的那样——雷佳音说,路阳是有童真和二次元精神的;杨幂说,他是那种少年,背后似乎有个太阳,头上绑着横条,写着“奥利给”;董子健说,路阳身上“那种劲儿,永远带着你往前走”。 影片最后的彩蛋是标志了“小说家宇宙”的开启,新的故事如何展开?路阳说,他们已经从双雪涛的小说中找到了另一个元素,这将成为第二个“小说家”故事的开端。 幕后 杭产影视公司的野心: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再进阶 《刺杀小说家》第一次将虚拟拍摄、动作捕捉、实拍、CG等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使用,是一次国产电影工业的新革命,是一场技术新浪潮的开始,它的上映也代表着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再进阶。其背后的主投主控方是一家杭产影视集团华策影视,它们也希望借由此片树立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标杆。 “春节档是一块试金石。最初选择春节档上映,是有些担心的。因为当时还没有看过成片,但对导演的团队还是有信心的。等定档了也看到成片了,就知道稳了。”华策影视副总裁傅斌星说,她最担心的是那些做特效的公司在疫情期间,因为现金流的问题撑不下去,好在最后有惊无险。 目前,《刺杀小说家》已经在海外同步上映,地区包括北美和大洋洲,其中在大洋洲的影院票房是冠军,“我们没有选择流媒体平台发行,因为这是一部专为大银幕打造的特效影片,我们也想让外国人看到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准。”傅斌星告诉记者。 据悉,未来华策影视将在保持主营业务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大力推动电影内容。傅斌星透露,未来三年,除了正在规划中的《刺杀小说家》第二部,还将有电影《翻译官》《寻秦记》等项目。同时,他们也将致力孵化、培养新锐导演、制作和宣发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