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文化杭州
 
传统文化视频破圈引发关注
2021-03-04 10:32

“2000多年后,你们还读《书》吗?”“读。”这是今年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经典系列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首期,穿越时空的一场对话。

“倪大红演活了,撒贝宁看哭了!”这是观众们看完之后的热门评论,首期播出后迅速引发广泛热议。网友和媒体盛赞节目“传播文化自信”“震撼人心”。

这档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更新了一期,影响力已足够可观。目前,节目的网络视频播放量超过1.6亿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7亿次。

近年来,每一年都有几档传统文化的视频引发网络热议,而且呈现出越来越频繁的态势。为什么年轻人会这么喜欢传统文化视频?它背后又折射出了什么?

《典籍里的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创新和发展

《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聚焦《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年的我国经典典籍,展现了我国古代典籍的编纂、流传、保护的历程,探索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修身齐家、军事、科技智慧和文学艺术成就,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促进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首期节目关注的是《尚书》,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进入戏剧场景,他在“现实空间”翻开“典籍里的中国”,又在“历史空间”中与古人对话。经过创新的戏剧演绎,《尚书》的魅力、意义、传承,有了视听上的直观呈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认为,《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形态展示典籍魅力,以人物故事展示典籍价值,在弘扬中华文献典籍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让深邃的思想通过创造性转化,力透时空,成为当下“热播剧”。“不仅提供认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平台,也照应了典籍中的当代价值。”

比如,通过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等段落的展现,体现了“为民”之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中华民族自《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来便代代相传的,将“天命”就是“民意”,以民为本才有国之强盛的思想内涵得到展现,也让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尚书》有了基本了解,并产生兴趣。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表示,节目精准地找到能让古人和当代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视频“破圈” 年轻一代被“美”征服

无独有偶,最近播出的《唐宫夜宴》《我在故宫六百年》《国家宝藏3》《衣尚中国》等包含传统文化元素的视频节目也受到青年观众的追捧、热议,成为诸多视频平台的“流量担当”。

这些有着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视频曾一度被年轻人排斥,可这几年却也开始受到年轻一代的关注,可见,年轻一代在欣赏选秀节目的同时,并没有对传统敬而远之。他们对文化内容的选择呈现出独特的理性和包容——只要节目符合他们的审美。

这些在年轻人中爆红的文化视频将传统文化艺术中精华部分的“点”提炼出来与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融合对接。比如《唐宫夜宴》的一夜走红,不仅是因为演员们的舞蹈表演,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众多国宝和舞蹈表演交相辉映,为节目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的同时,更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魅力,再比如借助5G+AR的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融为一体。录制时,演员们在舞台录制一遍,又在棚内录制了一天,之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合成,制造出“人在画中行”的独特景观,精美绝伦的舞台效果很难不引发关注。

当代青年人是“数字原住民”,期待高创意、有品质、能分享的网络视听文艺作品,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方式,对于网络文艺作品的品质要求很高,对品质粗糙低下的作品忍耐度较低,满屏的弹幕就是他们意见的最直接表达。

这也对创作者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刘俊认为,“网络文艺创作者、传播者,需要有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僵化地把青年人拉回到传统文化艺术中。要认真思考、积极面对、有效适应当下青年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创作出更多‘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视听文艺作品,让传统文化艺术释放出强大的当代活力。”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张磊 编辑:吴阳杰
 
动态信息 更多 >
· 王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牢记嘱托谋发展 接续奋斗向未来
·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举行预备会议
·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 心声带上来 力量聚起来 继续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童心迎亚运、童谣来记录、童趣溢心间
· 杭州市检察机关出台保障亚运十大举措
· 111家企业加入“朋友圈” 杭州亚运会招商实现历史突破
· 创新能力全国第二,杭州凭什么?
· 杭州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创历史最佳
运河二通道 水陆大会战
杭城再落雪
3D打印“冰墩墩” 科普冬奥梦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