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觞》:
“时代浓浓地滴落在纸上,慢慢化开” 近日,“大时代洪流中,女性的独立和哀愁——杨怡芬《离觞》新书分享会”在杭州纯真年代书吧举办。 《离觞》以国民党败退舟山这一历史节点作为小说的时空背景,塑造了李丽云、潘绮珍、秦怡莲、宋安华等追求独立的女性群像,她们清醒且坚韧,富有女性力量。小说书写动荡时局下的人们的生存与爱恋,作者的叙述非常自如,极有腔调,自始至终让读者身临其境。 谈到《离觞》的题目,杨怡芬先聊起了自己被退稿的经历,“我原来的第一稿叫《潮音》,被退回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韩敬群老师觉得这个书名不够好。第二稿换成了《世间音》,和普陀山也有点关系的,但失意和诗意,离别之际,其实还有一些悲壮,‘世间音’并没有显示出来,然后选择了‘离觞’。离别的酒杯,其实也就是离别的宴会,‘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特别有豪迈的味道。这就是《离觞》这个名字的由来。” 评论家洪治纲肯定了杨怡芬处理历史事件的能力,“我读完后感受最深的就是小说里面所有小的史实细节都非常准确。这部小说的故事,越到最后越精彩。” 鲁迅文学奖得主黄咏梅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她从女性的角度谈到小说里的人物给她带来的触动,“女性的对手不是男性,而是时代命运里面,她们的独立性,或者她们的成长、抉择。小说首先打动我的当然是细节,时代命运里面沉浮挣扎,做出很人性的选择,比如结尾,渲染和控制特别稳,李丽云拿起毛笔,她的手肘提起来,浓墨落在纸上慢慢化开,时代也就浓浓地滴落在纸上,慢慢化开。” 《张医生和王医生》: 见证中国社会变迁的40年 媒体人伊险峰怀着职业的本能与敏感,和同事杨樱一起,带着多年来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了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张医生与王医生》。 近日,两位作者携新书,与作家桑格格做客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与读者一起思考和讨论书中所提到的诸多问题:阶层跃迁、城市命运、社会转折,并一同回顾中国社会充满变迁的四十年。 两位作者写这本书的缘由,在于他们对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的兴趣。伊险峰在书中写道:“这变化快且剧烈,总需要一个来龙去脉。”他说,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代人,构成了解读中国社会四十年变化的极佳样本。这是流动性最强、人生积极、机遇完好,并且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阶层转换的一代人;与此同时,这一代人还经历了旧企业衰落、社会剧烈转型、传统人际和社会关系的瓦解与再造。 本书的主角张医生与王医生,是伊险峰的初中同学,出生于沈阳的工人阶级家庭。从幼时开始,二人便在家庭与学校的引导之下,走上了一条漫长的阶层跃升之路。在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制、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两位医生的家庭都曾面临生存困境,但依靠家庭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聪慧刻苦,二人最终不负众望,考上医科大学,成为了医生。 书中,两位作者采访数十人,在旧报纸、老照片、建筑废墟与口述回忆中重现过往,勾勒出两位医生半生的成长与阶层跃升之路。同时,还以工业城市、单位社会、稀缺经济、工人阶级文化、男性气概、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等因素为经纬,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东北。 这本书关注的并非只是两个人的人生,而是借由他们的人生小切口看到了中国的时代变迁。一个工业城市的命运由何决定?城市转型过程中普通人的生活会如何变化?杨樱说:“这并不是一个局限于东北的、医生的故事,里面有很多个切面,每个人都会看到不一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