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杭州将迎来首个巴西电影展,10部各种类型的巴西电影首次在国内上映。影展在本周一开票后,一些场次的黄金座位很快就售罄——这也是在杭州举行艺术影展的常态。国外文艺片爱好者越来越多,各种不同类型的影展每个月轮番登场,杭州影迷这几年真是“眼福不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通过院线上映的冷门国别电影往往会出现院线一日游的情况:悄然上映,悄然下档。比如11月2日上映的塞尔维亚电影《漫漫寻子路》,上映17天,全国票房不过17万元,杭州的票房只有1.1万元。对于一本口碑和评分都不错的国际电影,这个票房过于惨淡——这也是冷门国别电影在杭州放映的常态,每年可能会有几部来自电影“小国”的影片引爆口碑和市场,但大量都淹没在国产片和好莱坞电影的背后,悄无声息。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跃居全球第二,规模不可谓不大,但这么大的市场,主要由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分庭抗礼。这就好像吃飞机餐,不是鸡肉饭就是牛肉面,口味单调了一些。 引进片越来越多 种类却没变丰富 从1994年开始,“引进大片”这一名词走入了观众视线,当年的那些大片中,绝大部分都是好莱坞电影,这些电影打开了中国观众的眼界,也给了中国电影人启迪。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根据协议承诺,中国将分账进口电影的数量增加到了每年20部,从2012年开始又增加了每年引进14部高新技术格式分账影片。 从数字来看,每年的进口大片数量不少,但种类并没有更丰富,大量最新的大片还是只来自于好莱坞。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优秀电影没有机会以分账的形式走入中国观众视线。 很多此类电影只能以“买断片”的形式走入中国,所谓买断片,就是以一定价格买断国外影片在中国市场的发行权,因通常捆绑批量销售,所以也被业内称为“批片”。 因为这种“批发”形式,的确会有很多相对冷门的影片进入国内,但是因为买这些片子的都是民营公司,相对不太会投入大量的宣发资源,很多质量、口碑都不错的片子往往不是登陆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艺联院线,就是在普通院线放映几天,然后卖给视频网站。 也因此,近年来各大电影节和艺术影展越来越一票难求。常去上海电影节观影的影迷潘先生告诉记者,很多没有机会在大银幕上映,或者上映后也不会有合适排片场次的电影,一旦在电影节或者是艺术影展上放映,他就会赶紧买票,“电影还是要在大银幕上看才过瘾,同时观众也需要看一些有别于好莱坞电影的国外优秀作品。” 用“普遍性”开窗 用“多样性”眺望 这些冷门国别电影也并非都悄无声息,比如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一开始不被看好,但电影最后收获12.95亿元的高票房,打破了印度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的前期宣传非常低调,最终的“逆袭”靠的也是优秀的口碑。此外,还有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初恋这件小事》,上映后意外走红,票房大卖。 这些成功的案例也给了引进公司信心,比如《摔跤吧!爸爸》大卖后,同一主演的《神秘巨星》也以极快速度引进,同时少见地请来了主创做路演宣传。《看不见的客人》之后,导演新作也很快被引进国内,速度接近于同步西班牙。 它们成功的关键,是其探讨的问题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情,比如《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探讨了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看不见的客人》《天才枪手》打造了国产电影少有的悬疑叙事节奏,《初恋这件小事》里展现了不一样的青春爱情…… “普遍性”带来的成功也给引进公司提供了一个方向,但它只是一把钥匙,不是唯一的方向,通过电影展现出的异国风土人情、思想与文化的感动,才是观众追求的共鸣。 以往,我们总是吐槽欧美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刻板印象,不是成龙、李小龙的“哼哼哈兮”就是荒芜的城市、拖着辫子的人民,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没有机会多看一些别国最新的优秀电影,提到印度电影就是宝莱坞歌舞片,提到东欧电影还停留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年代,那何尝不是另一种的“刻板印象”? 市场是需要培育的,观众的审美欣赏水平和他能看到的片量成正比。把中国电影市场的盘子做大是从业者应当要做的,但在保证基本量的前提下,让中国电影市场这桌宴席上有更多种类的美味,让喜欢的人可以选择,不熟悉的人可以尝试,这才是整个行业能够健康持续性发展的应有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