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市系列活动启动
遇见大美运河,共享精彩非遗。6月9日上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市系列活动(拱墅主场)在大运河畔的北戏楼传统工艺工作站启动。
今年的系列活动以多元化的平台和创新的形式,展示杭州以及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精彩非遗项目和非遗转化成果,让更多市民近距离体验非遗的技艺之美、匠心之美和生活之美。
以运河为纽带
串起千姿百态非遗
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动脉,更是中华大地上的一条文化血脉。千百年来,运河两岸留存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活动中,大运河如同一根金色丝线,将沿岸八省市的非遗项目串珠成链,精彩展示在人们眼前。北京福饼、南京泥人、苏州玉雕、芜湖铁画、扬州古籍刻印、杭州王星记扇子……参观“一河串百艺·大运河非遗旅游嘉年华展会”,仿佛乘着一艘游船,沿着运河在时空中穿梭,遍览沿岸的非遗风景。
大运河还是一双温柔的保护之手。去年,杭州拱墅、余杭、临平三个沿河城区联手创建浙江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实施大运河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Logo正式发布。
Logo由三条曲线构成,上部曲线代表运河上的桥,象征现代的大运河,底部虚线为桥在水中的倒影,象征大运河的过去,中间绿色的曲线代表蜿蜒的大运河,串起三个创建区,也串起运河的古今。
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转化成果斐然
“我小时候织过布呢。”在“小巷三寻”土布纺织技艺展示点,前来参观的79岁的孙士敏老人看到老式手工织机特别兴奋,忍不住上前体验一番,虽然已经50多年不碰织机,她的动作依然娴熟。体验之后,孙士敏笑着说:“这织机,跟我以前用的差不多。”
织机的外形也许跟50年前差不多,但织出来的产品已是千差万别。当年孙士敏织的布只用来做衣服,如今,“小巷三寻”织的布做成了各种文创产品,彩色手绢、保健枕、手机挂件,还有学生用的包书皮面,让人眼花缭乱。
和“小巷三寻”一样,“一河串百艺非遗创新设计成果展”上,几乎所有的非遗项目都经过创新设计,转化成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当代生活感的“时尚非遗产品”。
其中,一群杭城大学生的作品引人瞩目。他们把天竺筷、铜雕、青瓷三种非遗技艺相结合,设计出精美的“大运四方”餐具盒;把传统的半山泥猫,设计成时下流行的盲盒,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非遗其他转化成果也在活动中得以展示。例如,大运河非遗旅游线路、非遗旅游产业带动运河沿线经济发展案例等,呈现了生机勃勃的非遗。
线上平台助力
首款数字藏品被“秒杀”
“5、4、3、2、1……”启动仪上,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楼倻捷与“西湖绸伞”代表性传承人宋志明共同发布“西湖绸伞”数字藏品。这款“西湖绸伞”是杭州文旅数字非遗板块的首款藏品。发售按钮按下,1500件藏品,瞬间售罄!
近年来,面对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巨大挑战,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积极探索以网络平台、数字化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将优秀文化传统融入更广阔的空间。
除了数字藏品,今年的系列活动中,还在线上推出了“大运河非遗花伞市集”,打造云上非遗旅游商店,推出大运河沿岸城市非遗产品、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大运河非遗手工课程包等等,进一步激发了非遗的市场活力。同时,还开设了 “一河串百艺”非遗创新设计成果展、大运河沿线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展、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展的线上展厅。
是什么让非遗活色生香?
国潮非遗设计,可爱又贴心;线上非遗集市,让非遗产品送上门;一条条非遗旅游线路,带人们在行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根与魂……
是什么让非遗越来越鲜活,越来越贴近?“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市系列活动的开启,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两个字:拥抱!
拥抱当代生活,让非遗越来越贴心。听一听柔美的江南丝竹,摸一摸活灵活现的泥塑猫咪,品一品回味无穷的点茶……活动现场,参观者全方位感受着非遗的魅力。在这里,非遗不再是躺在橱窗里的展品,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技艺,而是可看、可触、可赏、可参与的现实生活。融入了当代生活的它们,有着鲜活的气息。
拥抱创新和创意,让非遗越来越有活力。近年来国潮涌动,“国”是中国传统文化,“潮”是时尚潮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非遗,想要“潮”起来,创意和创新必不可少。传统泥猫被装进流行的盲盒,王星记扇子推出情侣款,天竺筷、铜雕、青瓷联袂打造时尚餐具套装,这些创新之举,逐渐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市场价值,成为推动非遗保护的重要动力。
拥抱多样展示平台,让非遗越来越有传播力。互联网时代为非遗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线上展览、线上集市打破了非遗传播的时空限制,必将大大增强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帮助更多“藏在深闺人不识”的非遗走向“寻常百姓家”。
说到底,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不论是拥抱生活,拥抱创新,还是拥抱新平台,都是非遗与当下这个时代的拥抱。相信未来,这种紧密的拥抱会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