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亮相浙江美术馆

2022-08-25 09:04:44

这些天,在杭州西子湖畔,“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正在浙江美术馆举行。一条,或者说是几条独特的“中国大运河”,在这里静静“流淌”。

为什么是“几条大运河”?因为在这个展览上,观众可以看到,中国大运河在艺术家、摄影师眼中,甚至人工智能眼中的不同面貌。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以来,中国大运河的文化挖掘和外延拓展越来越深入。而此次大展,正向观众展现了一条大运河能有多少种打开方式。

本次展览由浙江美术馆策展,以大运河这一核心文化意象为主题,旨在综合反映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的建设成果。

我们走近策展团队和艺术家,听听作品背后的故事。

历史的运河,源远流长

河流可以走多远?2700公里,10多个纬度,2000多年。这是中国的大运河。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不仅是一条“运输之河”,同样也是无数文人墨客抚今追昔的“诗性之河”,古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生态之河”,感召文化记忆的“世界之河”。

大运河的通航,无疑是连通世界和展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纽带。其中,浙东运河的贯通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团队创作的《运河舟楫行》,就是依托浙东运河的地理图来呈现的。画面上,地貌、舟桥、沿街商铺栩栩如生。项目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教师刘益红表示,团队20多位成员大多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的学生,大家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精修文本,运用数字画板创作,用时4个多月完成了这一大型“古风长卷”。

在这张图的下面,还有一张《运河百舸鉴》,呈现了运河上23艘不同功能的船——这是团队在梳理历史资料后,找到的一个“特别好玩的角度”。

《运河百舸鉴》考古运河舟楫之风貌、构造、性质、用途,并结合人文史料、社会语境对其进行整理、提炼与分类,讲述23艘居于各行各业的运河船的人间故事。

“我们看了运河的开凿史、船运史等大量资料之后,找到了这个角度。”刘益红说,“一艘船背后,就是一个历史舞台。”

历史如长卷,徐徐拉开。展览中,处处能看到长卷的设计。有龚鹏程《运河赋》、林海钟《汴河桃源图》等传统书画长卷,陈琦《生成与弥散》版画长卷,邵文欢《江河一处》、胡晓阳团队《运河影像志》等影像长卷……通过多元的艺术形式,大运河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历史资源、多样的文化属性等一一展现。

百姓的运河,水岸共生

不同于钱塘江的波澜壮阔、西湖的精致秀美,大运河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依,显得平淡而质朴。桨声欸乃,我们生活在运河边,也生活在大地的诗意里。

这次展览中,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教授方利民和团队带来了6件作品。

“运河的故事,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岸上。”接到创作任务后,方利民构思了许久,他决定去拱宸桥看一看。

在拱宸桥,他豁然开朗。“仔细观察,运河里的船和江上、湖里的船都是不一样的。它船板宽、吃水深,大部分面积用来装货,只有小部分是用于生活的,这就是水上人家。”再看岸边的人,街坊邻居,一起散步;票友相约,唱着戏曲……好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于是,版画长卷《运河纪事》应运而生。

千年运河,一游未尽。今天,浙江美术馆如何来办这样一个史诗性的展览?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认为,大运河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公园之一,其建设内核应该是展现人的精神。于是,他从这个角度去布展。

陈抱阳创作的《从河工到银河》打造了沉浸式的数字空间,叙述从远古到未来的河流畅想;谭彬带领中国美术学院社会叙事工作室创作的《古今一相接》交互影像装置空间,立体呈现出运河市集的中国风貌;高世强领衔的中国美术学院山水影像创作集体以《山水·运河》影像作品,再现了今天运河沿岸真实的风土人情……

“AI”的运河,立体呈现

今天,运河被赋予更为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院长孙凌云团队创作的《运河生长》,提供了另一个视野——“AI”眼中的运河。

若不是看到了作品旁边的视频呈现,很难想象,这幅技法成熟的山水画,是经过了算法的“加持”。

“我们和艺术家反复沟通和碰撞,选取了运河杭州段的几百张航拍作品,在此基础上,用人工智能算法辅助,最终渲染出一幅幅风格相近,又各有特色的山水长卷。”孙凌云表示,作品创作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平衡好艺术家的思想性和技术团队的可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运河生长》,只是此次新媒体作品的代表之一。

据介绍,本次展览共组织、邀请62位/组优秀艺术家进行专题艺术创作,共创作艺术作品80余件/组,涵盖中国画、水印、水彩、油画、书法、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立体呈现中国大运河史诗般的精神文化风貌。

“展览更多的是以比较诗性的、灵活的、写意的方式来进行。”应金飞认为,这个展,可以观看,可以阅读,可以感知,更可以沉浸式体验,通过感知运河生活场景,看到艺术与科技之间的链接。

观众漫步展厅时,可以移步换景、心随物游,在视觉化的知识格局中体悟展览叙事的起承转合,进而切身感悟大运河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历史资源和多样的文化属性。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陆遥 编辑:陈俊男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