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守住经典 一边跨界创新 历史经典产业如何守正与创新
万事利2024丝巾新品。
胡庆余堂药膳馆推出的夏季清凉双人套餐。
图为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工艺美术师徐琪莹为记者展示扇面书法技艺。
国家级非遗项目(王星记扇)代表性传承人孙亚青作品:40cm乌木扇《莲韵》。
萧山花边设计精巧、构图精致,于简朴中求繁复,于素雅中求绚丽。图为60多岁的施大姐正在手工挑织一件花边艺术品。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是个宝贝,更是个宝库。”在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王星记、胡庆余堂、万事利、西泠印社、张小泉、都锦生……在杭州,每一个老品牌都是一个宝库,都有一段兴衰史,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传统商业文化史诗。他们或是拥有祖传秘方、独门绝招,靠着卓越的品质、独特的风味经久不衰;或是恪守诚实守信的经营思想、依靠良好的信誉口碑获得长久青睐;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顶尖的技艺,更凝聚了品牌的传承与传统商业文化的精华。
2015年,浙江首次提出历史经典产业这一概念,以全新视野推进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发展。2019年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历史经典产业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工艺美术、丝绸、茶叶、中药列为杭州市历史经典产业。
这些年来,杭州的历史经典产业正在经历怎样的蜕变,让“国潮”成热潮,让“华流”变“顶流”?
跨界合作
逐浪“新国潮”
要让“古意”焕发出“新意”,要拥抱新时代,就是要注重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这意味着历史经典产业不能仅仅成为馆藏展品,而要放在街头巷尾,成为社交赠品,与生活场景打通。
诞生于1875年杭州“扇子巷”的王星记扇庄,历经无数次的风雨考验。
明年是王星记诞生150周年,也是孙亚青与扇子结缘的50年,或许这是时代和命运的耦合。“企业的发展就像四季变化,有起有伏,有春夏秋冬。”2000年,孙亚青接任厂长一职时,王星记正处于“寒冬”——连续3年每年亏损100多万元,厂里靠卖檀香粉存货给工人发工资。“百年老店就这么没了吗?为了一口气也要让厂子活下去。”于是,孙亚青带领王星记及时转型改制,成立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开拓出崭新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每逢大事有静气,越是不景气的时候,越需要静下心来找痛点。人最怕看不到自己的问题。”随着全国现代企业改革浪潮的推进,为实现企业的管理升级与创新发展、从国有到市场的转型,王星记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实行主攻内销、出击国际、开发新品的“三条腿”战略,使得内外销势头一路飙升,百年“老字号”再次焕发了青春。
如今在这个空调盛行的年代,扇子的纳凉功能逐渐退出主流市场,但作为工艺品的属性却可以长久发展,它是现代时尚的代表,是国礼、商务礼等礼尚外来的佳品。在G20杭州峰会和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王星记抓住了亮相世界舞台的难得机遇。G20杭州峰会结束后,与各国元首一同踏上归途的,就有王星记设计的两把伴手礼:“总统礼”是王星记拳头产品檀香扇,“夫人礼”则是韵味十足的团扇。亚运会主席台上的王星记扇子让国内外的贵宾对浙江制造赞叹不已。
“在如今这个时代,要用年轻人喜欢的现代时尚流行的方式演绎经典文化,创新传承而不是因循守旧。”发展个性定制、跨界合作、推联名款,王星记涉及行业涵盖游戏、动漫、医美、美妆、酒业、服饰、食品、传媒、影视以及教育类等。打入年轻圈层,找到与Z世代同频共振的表达方式,在次元破壁中解锁“流量密码”,这也是王星记产品走进年轻化、时尚化的市场核心。
保留工艺的纯真,寻求产品的新内涵,拓宽市场的布局,使得百年王星记风雨不倒、历久弥新,呈现出勃勃生机。
与王星记一样,“守得住经典,做得了网红。”成为当下许多老字号的自我修养。而胡庆余堂的“换装减龄”就体现在药膳馆的经营上。
虽然“小众”却依然火爆。“五一期间,药膳馆日均接待了七八百人,比平时几乎翻了三倍。”胡庆余堂药膳馆总经理张永胜说,有不少网红博主专门前来打卡。
端午时节,药膳馆适时推出了改良版的“五黄”药膳套餐——有黄鳝有黄鱼,却没见咸蛋黄。张永胜解释说:“黄鳝和黄鱼,端午前后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多吃有益身体。杭州人是很爱吃黄鳝的,我们会把整条黄鳝处理好,再配上山楂一起炖;我们的客人中不少是家庭聚餐,会带上老人,因此我们把高油的咸鸭蛋黄撤下了,取而代之的是虫草花拌黄瓜。”
胡庆余堂药膳馆背靠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国药号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背景,是一家以药膳研发著称的独特餐馆,40多年来始终坚持“医师、药师、厨师”三师合一研制膳食,药膳甄选的道地食材许多源自胡庆余堂集团旗下药材种植基地。“枸杞烤南瓜”“明目香鱼米”“黄芪河虾”“陈皮酱鸭”“拔丝人参”“徽浙中和羹”“养胃千张煲”“桑葚黄牛肉”等菜式备受欢迎。
醉心于“药食”的胡庆余堂药膳馆,除了在三餐上下功夫,还研制出了“庆余八珍糕”、“芡实菠菜饼”点心、“酸梅汤”、“石斛饮”等年轻人喜爱的健康饮食。“如今的年轻人是善于拥抱传统的。”在张永胜看来,药膳馆的火爆,一方面源于互联网时代,创新思潮和快速传播的影响;一方面是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回归和认可,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再加上中药企业本身不断推陈出新,三者缺一不可。
可以说,药膳馆是胡庆余堂“以诚之心”拥抱新时代的缩影。近年来,胡庆余堂深谙“老字号企业走心走实走稳的有效途径是走专业化、产业链路线”的道理,悄然发生改变,旧貌换新颜。经过现代化的整合和改良,胡庆余堂形成了集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成药生产、药品零售、医疗门诊、特色中药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兼富传统中药文化特色及现代化特色的产业链条,传承和发扬了特色中药文化和特色企业文化,打响了中华老字号国药品牌。
吐故纳新
巧借技术赋能
有学者说,企业有生命周期是很正常的,能存活下来的老字号都是“英雄”,因为它们战胜了生命周期。
万缕千丝一枚针,这一枚针串联起萧山花边的起起伏伏,也串联起这个产业的兴衰荣辱。
一根针,几股线,巧手翻转间,一幅花边作品就呈现眼前……在萧山中艺花边集团有限公司的4楼,施大姐正手工挑织一件花边艺术品。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艺花边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傅春江告诉记者,在手工织花边的人群里,像施大姐这样六十多岁已经是年轻的了。
亟须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是萧山花边传承遇到的最大的痛点。
萧山花边设计精巧、构图精致、技艺精湛,于简朴中求繁复,于素雅中求绚丽,四道工艺,近二十个生产环节方能达到色泽合宜、花样工整、拼接平妥、整烫贴服的要求。
“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手艺。如今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的年轻人不多了。”傅春江说。萧山有着“中国花边之乡”的美称,上世纪发展鼎盛时期,一度有“二十万挑花大军”的美誉,孕育了几代萧山儿女,也是萧山出口创汇的中坚力量。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萧山花边面临重重困境。一方面是挑花女工大量减少,技术骨干更是后继乏人;另一方面,外销市场日渐缩小,机织花边以生产高效价格低廉的优势,挤压手工花边的市场。
1999年,赵建忠临危受命,开始续写萧山花边产业辉煌的新征程。他带领大家顺利度过“用工荒”、改制阵痛,并把传统花边手艺完美保存和成功复活。2009年至2012年连续被国家轻工总会命名“全国轻工行业百强企业”“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十强企业”称号。
“这项传统技艺,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给断送了!”事实上,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赵建忠,看到了“后继无人”的痛点,在萧山花边的传承上一直作着各种努力。一方面,赵建忠加快对萧山花边的市场拓展,将传统花边从日用品升华为艺术品。这种尝试也已经得到了不小的市场反应。
另一方面,作为萧山花边的龙头企业,中艺花边集团在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化绣花业的同时,还继续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万缕丝”花边这一品种,企业提出“以新养老,以新养精”的方针,成立单独的工作部门,拨出专门的资金,保护老艺人,收购老产品,修复经典作品,建立花边陈列馆。
正是这些努力,使这有着百年历史、凝聚着几代人智慧的传统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时代变化,也带来技术变化。拥抱新时代,还需要在生产端深度融合最新科技,巧借技术赋能。
万事利丝绸,就是在数字化浪潮中,不仅找到了与新一代科技的契合之处,更将眼光扩展到整个产业链,为丝绸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在万事利科创中心大厅里,一面面色彩靓丽的丝巾花型正从一台轻巧的智能设备中鱼贯而出,过程丝滑无比,且从打印到成品最快不到1小时,彻底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
这就是万事利十年磨一剑研发成功的无水印染技术和无水印染一体机,创造性地攻克了0污水排放世界难题,实现了0到1的技术创新突破,有力破解纺织印染行业高污染、高能耗发展痛点。
“一台机器就是一个印染工厂,打印丝巾像打印纸张一样简单。”万事利集团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楼玉峰无不自豪地说。
行业革新的同时,万事利在丝绸智造领域实现了更具竞争力的绿色便捷,在个性化设计方面则又创造了“世界首创”。万事利建立了行业首家AIGC实验室,以研究AIGC图形创意设计能力及内容生成能力为核心,致力于释放设计师创作力。实验室目前已拥有超过50万个花形的数据库和300种图像算法,其算力可以为世界近80亿人每人定制10万条丝巾不重样。也正是因为拥有AI设计能力,让其在行业中凸显创造力,不断抢占前沿制高点。
事实上,万事利从初创到繁盛,技术和创新从来都是其发展的核心力量。
“我是万事利的创二代!”这是屠红燕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万事利是我的梦想,丝绸更是我的梦想。当我喜欢这份事业时,企业传承才真正开始。”屠红燕执掌万事利集团后,开始调整产业布局,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丝绸主业上,突出丝绸文化,加大技术和人才投入。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集团不断转型升级,特别是旗下丝绸主业,以文化为依托,以品牌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完成了从“产品制造”到“文化创造”的突破,并逐步开启了从“文化造”到“品牌塑造”的冲刺,实现了丝绸从“面料”到“材料”再到“载体”的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传统丝绸+移动互联+文化创意+高科技=丝绸经典产业”的转型升级“新丝路”。
一边守住经典,一边跨界创新。万事利顺应市场,以全方位的“焕新力”实现创新破圈、经典再造、消费吸引,进而展现老品牌的新魅力。例如,将丝绸文化与亚运元素有机融合,万事利打造出了一系列亚运网红产品。亚运真丝吉祥物,“大莲花”造型胸针,亚运主题丝巾、徽章、盲盒……数据显示,16天“亚运时间”里,万事利的亚运特许产品累计卖出了40万件。
当然,万事利的“野心”不止于此。例如,万事利与浙江大学联合攻关,通过基因重组和定向选择将颜色基因进行稳定,研发出可以吐金丝、粉丝、绿丝、橙丝、蓝丝的蚕。万事利还研发出“不会皱的新丝绸”、可水洗的蚕丝被,撕掉了丝绸身上娇贵的标签,让丝绸能够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向全世界。
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会长、万事利丝绸董事长李建华常说:“丝绸在每一个时代都在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许这就是新丝绸带给这个时代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