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特派员与基层“双向奔赴” 绘就杭州幸福文明新篇章

2024-07-29 14:00:02

杭州连续17年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深厚的文化基因铺就了杭州人民幸福文明生活的底色,如今,文化特派员肩负起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村的文化使命,努力推动基层文化建设提质扩面增效,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体现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

杭州市紧紧围绕浙江省委关于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工作部署要求,根据基层文化需求和双向匹配原则,选派优秀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工作。截至目前,192个乡镇(街道)已实现三级文化特派员全覆盖。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民生工程,并为杭州持续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做出贡献。文化特派员在所驻乡镇(街道)范围内,重点指导1个行政村,结对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农村文化礼堂,实施1个文化项目,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等工作。

用非遗为运河古镇文艺创新“添把火”

作为浙东运河的源头、唐诗之路的起点的西兴古镇具有2500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李白、杜甫、苏轼等100多位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西兴古镇。杭州文明办供图

西兴古镇就在西兴街道西陵社区,如今这里依旧老屋临河、古桥横跨,一派浓郁的江南韵味。近年来,西兴街道推进西兴过塘行码头申遗整治工程,开展了遗址展示工程、河道综保工程、拆迁拆违工程、文物修缮及立面整治工程、文化展示工程等多项建设,把单纯的河道、街区整治与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并打出了“千年津渡 诗意西陵”的文化名片。

24岁的陈辰作为文化特派员,来到了西兴街道西陵社区,致力于基层文化建设。

对于自己的新角色,陈辰有点兴奋:“很高兴作为文化特派员与西兴街道结对,这对我既是一种信任也是一份挑战。”陈辰师从小热昏第五代传人徐筱安,现在致力于小热昏、独脚戏、武林调、杭州摊簧、杭州评话等九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陈辰深入调研走访西陵社区,了解该地区的文化脉络与现状,他发现尽管这里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还是缺乏系统的挖掘与整合,许多宝贵的文化元素尚未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利用。

曲艺展演。杭州文明办供图

当陈辰得知社区的戏迷广场拥有400个看台座位与大舞台时,他为西陵百姓带来了一台戏曲曲艺展演。同时,他还计划把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文化特色创排进曲艺节目,并融合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快板”等形式,依托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等,让社区居民也参与到表演中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更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用爱点燃群众生活“新活力”

自2022年9月,浙江省文旅厅推出文艺赋美工程以来,韩建勇成为一名文艺赋美志愿者。他所在的工作地——桥西音乐角则成为文艺赋美工程首批优选点位。

同时,桥西历史街区作为杭城文化沉浸式文明实践体验街区,展现了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街区建设成果和浓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氛围。韩建勇所在的筝坊,全年为市民游客朋友民乐表演数百场,不仅成为文艺赋美工程“突破围墙”“走出剧场”“转角遇见文艺”的生动注脚和诠释,也通过这种以文化人、以文会友、以文聚力的形式,为打造“有声有色”的桥西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添彩助力。

桥西音乐角古筝演绎。杭州文明办供图

今年,韩建勇作为拱墅区文化特派员,在现有的文艺赋美常态化演出的基础上,与街道、社区保持高度紧密的联络,深耕运河文化资源的挖掘,深化创新演艺形式,为广大群众带去更为精彩的街头演艺,助力当地拓展“15分钟文明实践圈”布局,真正实现了文脉+文旅+文明相融合,达到了民意相融、民生相通的良好效果。

很快韩建勇发现,随着老年人群体的增长,如何养老一度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文化养老也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内容。韩建勇说:“对此现象,我们推出了公益课程,以及一周三次的社团共习课程,目的就是能够为年长的群体提供良好舒适的学习氛围,让文化特派员‘特’在实处”。

和韩建勇不一样的是西湖区文化特派员王财华,他在考虑如何为外来青年驿站开设青年夜校,课程怎么设置才能吸引年轻人参加?

2024年西湖区文新街道五联社区春晚。杭州文明办供图

王财华是一名律师,也是一名音乐迷,多年来他组建的艺术团从刚开始的10人发展成了200多人,涉及乐队、舞蹈、朗诵等多个艺术门类,王财华带着团队做过“乡村音乐会”,参加过社区春晚、Livehouse等演出,将抽象的文明实践转化为可听、可看、可学、可演、可体验的内容和形式,有着丰富的演绎经验。

王财华说:“担任文化特派员,我感觉责任更重了,我和西湖区五联社区共同考察了居民爱好点、培训人员基础、场地配置等情况,拟定以街舞、油画、阿卡贝拉、尤克里里为主课程的培训计划,今年7月已正式开课。”

用新视角聚焦乡村“好故事”

在杭州最东端坐落着钱塘区临江街道萧东村,这里绿油油的稻田随风摆荡,清凌凌的河水蜿蜒流淌,捏青团、搡年糕、磨豆腐等劳作体验景观一一排列,还有一座现代化的农创中心伫立在路的尽头……

萧东村村民服务中心。杭州文明办供图

文化特派员刘航认为“文化蓝图”的第一笔应该是思想理念的更新。要保护、发现、活化乡村文化传统,增强乡村文化自信,要让乡村成为城市人的向往之地、成为与城市文化共同繁荣的“精神家园”。

其次,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应该让村民自己来画。乡村社会主体是村民,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当然也应该是村民。文化特派员要发挥作用须让村民真正产生“文化自觉”,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文化特派员张红第一次来到下涯镇之江村时,这里正遭遇连续暴雨和建德水库泄洪的紧急情况,她手中的无人机和相机捕捉到了洪水来临时村民的坚韧与不屈,也见证了乡镇干部与民众携手共渡难关的温情瞬间。

下涯镇之江村乡镇干部与村民抗洪救灾。杭州文明办供图

这让张红在感动的同时,对乡村的凝聚力和应对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张红说:“我要以文化特派员的身份,深入基层,用镜头讲述更多关于乡村真实且动人的故事,传递正能量。”

接下来,杭州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协助文化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指导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杭州经验,推动全市文化资源向基层下沉、向农村覆盖,推动城乡一体化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针对性、文化治理有效性。

来源:新华网 作者:采访报道组:路弘 王潇雨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