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仁·铜 金声振古意

2024-09-11 10:32:01

制作一只铜鹿,工序就有三十多道。特别是釉彩铜高温着色技艺,十分考验匠人对温度的控制。图为朱炳仁之子朱军岷为作品进行高温热着色(上釉)。

在朱炳仁、朱军岷等的创新引领下,杭州铜雕逐渐形成了镂雕、蚀刻、叠镶、庚彩、熔铸、紫金刻、多材质、氧化着色八大工艺,呈现出三色为本、彩画相间、书艺结合、坚固防腐等鲜明特征。图为朱军岷使用多材质工艺创作的《千里江山》作品。

“熔铜”可以称为解形熔意的艺术:铜液在自然流淌中解形,再在艺术家掌控中熔意,不受拘束,形成千姿百态的自然肌理。图为朱军岷为记者展示熔铜工艺。

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即“江南铜屋”)是中国首座铜雕大宅,以铜为精华,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交融汇合。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欣赏铜艺术品、体验拓铜画等,还能把艺术品带回家。

它从上古之境而来,沐浴人类文明的最初曙光。铜——跨越祭祀、征战、农耕、商贸,从巍峨庙堂到喧嚣市井,无声地见证人类走过千年岁月。

随着新材料不断面世,铜从日用品的舞台上悄然退场。20世纪80年代,年近不惑的朱炳仁拿起榔头,决意重拾家族的铜雕手艺。当时,铜雕大多应用于工程建筑或装饰构件。一场意外中,他发现了“熔铜”技艺——让高温熔化的铜水自然流淌,冷却后凝固成千姿百态的晶体,化作红旗漫卷、风吹麦浪、千里江山、万泉归海……铜的形态不再局限于范铸模具,被赋予了更自由的想象和更丰富的艺术价值。

儿子朱军岷继承父志,成立“朱炳仁·铜”品牌,为铜寻找更生活化的表达方式。他在传统工艺美术与中外当代艺术中广泛汲取灵感,寻找最适合铜的高温着色技术与独特颜料,让古老的铜在自身金属色泽之外,拥有了更多元的色彩与器物形态。

设计、色彩、质感上的精工细琢,让铜以更生动的姿态重回人们的视线:九色鹿身披彩带,款款走出《鹿王本生图》的世界;梵高的“向日葵”从画布中一跃而出,赴法参展收获惊叹;还有质地莹润的铜制茶壶、寓意吉祥的铜制摆件……时光流转,铜曾是“铸鼎象物”的王权象征,也曾是“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的日常用物,当然也可以成为手心珍玩、案头清供,连接传统文化,诠释生活美学。

这也是朱家父子让铜“回家”的旅程:破开藩篱,抵达艺术,回归生活。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法鑫 摄 朱颖婕 文 王璟 制图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