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出海模式的三维突围与实践密码

2025-05-09 09:33: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影视、动漫游戏、文艺创作是深受百姓群众喜爱的文艺样式,在讲故事、塑形象、展风貌上具有独特优势。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异军突起,成为文化出海的耀眼力量。杭州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文化出海取得良好成效,对标更高要求,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杭州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从“西湖时代”跨越到“数字文明”,有着千年文脉、百年风雅、亚运荣光,文化资源丰厚而独特,驰名于世。从西湖的温婉,到数字经济的脉动,无不彰显着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文化出海的迫切需求,有着文化出海和海外传播的丰厚资源。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的IP联动,借助亚运会的传播,迅速火出圈,成为了解杭州的窗口,而丰富鲜活的非遗活态传承,则勾勒了从手工艺到数字资产的跨界融合与成功转型。

破壁出圈:杭州文化出海的“三维引擎”

杭州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氛围浓厚、产业链完整等优势,深耕内容、拓宽渠道、数字赋能,走出、走好、走宽文化出海之路。

出海之路怎么走出,塑造精品、品质开道是“关键一步”。杭州坚持内容为王,紧跟时代潮流,植根现实生活,精心打磨,打造Z世代“通吃型”文化产品,《去有风的地方》等影视作品在全球热播,建立“网络文学IP直通车”,推动《斗罗大陆》等网文多语种传播,《黑神话:悟空》引爆全球,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百姓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出海之路怎么走好,渠道革命是“制胜一招”。杭州主动把握文化传播的大势和规律,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创新打造的“江南忆”亚运吉祥物,助力杭州“三世遗”出圈。通过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等赛会节展,把海外企业和优质作品“引进来”,借助“新杭线”助力文化企业出海“走出去”,推出的《闲看西子》等系列产品受到海外观众好评。

出海之路怎么走宽,数字赋能是“重要一环”。杭州完成从政策输血到市场造血的转型,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运营”的体制机制,中南卡通等企业组团发展,成功申报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推出“版钉”数字文化版权保护平台和Zoland海外发行交易平台,探索出“数字资产+IP”的双链路出海模式,华策集团牵头打造的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推出以全球影视版权交易业务为对象的综合性影视版权发行服务平台C-dramarights拥抱市场新蓝海。借助“华剧场”等平台,推动“影视+科技”的融合,自研“有风”“国色”等大模型,打造生成、发行新渠道,如今已累计将15万小时的中国影视作品发行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路径:构建文化出海的“杭州方程式”

杭州文化出海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文化出海,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是比较大的。如何精准提取杭州的文化符号,并用海外可以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国内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客观来说,和国外同行相比,尚未形成富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品牌建设和推广不足。

事实上,无论是文化的深厚底蕴,还是故事的产生,乃至城市的人口体量,杭州都具有较强的优势,打造出圈的品牌,来增强城市的辨识度。当前,内容为王、平台为基、政策引导,是未来文化出海的路径。

一是内容为王,加强国际市场研究,不断推出精品。杭州文化积淀深、辨识度高,是典型的江南文化。它千百年来令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杭州文化出海需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一方面是瞄准文化出海的细分赛道,比如影视、动漫、网文、网剧、网游等类目的子项目,对子项目再进行细分,全面梳理出杭州的优势和不足,扬长不避其短,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建立一个动态的文化出海数据库,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再迭代升级。另一方面,深耕杭州文化,充分展示具有全球辨识度的三大“世遗”、非遗、数字文明等百姓群众喜闻乐见、有一定接受度的内容,根据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推出精品之作,主动占领全球市场。

二是平台为基,不断深化国际交流,构建出海矩阵。单纯的企业出海可能要克服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等等问题,杭州可以利用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良渚论坛等平台载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健全文化出海的生态服务体系。深化针对出海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发挥黄龙法务集聚区等律所的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出海的法律信息库,加强对文化企业出海的涉外法律指导,加大对知识产权纠纷的援助力度。打造文化出海的专家库,集聚省内外技术层、平台层、应用层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人才,绘出文化出海的产业图谱,提供精准画像。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受众,用当地居民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进行译制,增加多语种频道,做好定制化、个性化服务。

三是政策引导,大力支持产业发展,打造良好生态。在某种意义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文化出海才更有底气。在体制机制上,政府应完善把文化出海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划的体制机制,设立由相关单位、区县市组成的文化出海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谋划相关事项。健全财政支持保障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根据出海的贡献度,设置不同层次、类别的补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一剧一谈”、节展销售、线上云平台推介的综合模式,实现华语内容破圈、覆盖全球。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出海,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给予一定的耐心,让其沉下心来创作精品,做企业的娘家人和守护人。

(作者系杭州市委党校中青二班学员、西湖区灵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朱光明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