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屈原到航天员 这本少儿读物让中国精神“触手可及”
5月17日下午,由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举办的“五月南风”《浙江作家》作家分享活动上,作家毛晓青携新书《国之根脉:给孩子讲中国精神》,在钟书阁与嘉宾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精神接续传承与赋能成长的精彩对话。
这部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少儿读物,以10个主题、60余个故事串联起中国精神接力传承的历史脉络。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到航天员邓清明“坚守25年终圆梦”的执着,书中人物跨越时空,共同诠释着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
策划人邱建国表示:“每个故事都从孩子熟悉的场景切入。不说教,而是让孩子通过‘如果是我会怎么做’的代入感,触摸精神的温度。”
“对孩子们进行中国精神的教育非常重要,这是每个人成长之初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作为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章献明见证了教育的发展变化,他认为不管教育潮流如何变化,主流精神内核不会变化。
面对当下功利化教育倾向,章献明表示,应培养孩子利他思维,真正的精神传承需要更深的根系——正如书中故事所展现的,从“大义凛然为国捐躯”到“小事情坚持多年”的凡人微光,中国精神从来不是空中楼阁。
在少儿阅读市场被“口袋爽文”占据的当下,《国之根脉》的出版被视作一场“文化突围”,在策划、创作阶段,出版社编辑与作者洞察到青少年群体需要更具亲和力的叙事方式,从选题框架到故事细节层层打磨,将抽象精神拆解为60余位历史人物的生命故事。“跨界协作”形成出版、阅读流程折射出更深层的生态重构:出版社提供专业内容载体,学校打通知识转化通道,家庭借助亲子共读实现价值观传递。
作者毛晓青表示,当这本书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风骨、蒲松龄科举失意却以《聊斋志异》照亮民间传奇的故事引入课堂,本质上是在告诉孩子们——人生的价值坐标系绝非仅有“状元及第”这一维度。这些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当代青少年在“利他者撑伞”的共情中,触摸到文明传承的温度。
作为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新设立的一个阅读品牌,“五月南风”将会在每年的五月举行《浙江作家》作者的作品分享会,随后还将在有意思书房和晓风书屋举行分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