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画“说话” 用音乐传情!以文化特派员为桥 播撒时代“文化火种”

2025-09-04 16:59:46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日,“丹青映史·薪火鸬鸟”专题展暨“党史铸魂 薪火相传”红色民族音乐会,在杭州余杭区鸬鸟镇太公堂村启幕。

“丹青映史”以艺术笔墨勾勒历史脉络,“薪火鸬鸟”用文化传承点燃精神火炬。本次专题展分为“山河意象·家国安宁”“笔墨节气·忠贞不屈”“薪火相传·民族精神”三大主题板块,展出35幅精选作品,其中包括25幅来自“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历代经典绘画、5幅由鸬鸟镇本地群众和青少年创作的书画作品。

展览现场,鸬鸟镇文化特派员陆卓瑜为观众细致导览。为了让古画“活”起来,她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精选呈现传统乐器的作品,牵头文化特派员团队对画中古琴、二胡、琵琶、古筝等乐器进行复原演绎,录制音频并生成二维码。观众扫码即可“听画中乐、感器中韵”,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沉浸中,感受“文化+科技”带来的时空对话。

作为展览首批观众,鸬鸟小学的学生们还现场提笔创作,以书画作品表达对历史的铭记与对未来的期许。

“本次展览实现了国家级文化典藏与地方红色资源有机结合、专业艺术表达与乡土文化叙事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价值阐释协同并进,为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提供了‘鸬鸟经验’。”鸬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题展后,“党史铸魂 薪火相传”红色民族音乐会在太公堂村文化礼堂奏响。上半场古曲悠扬,《梅花三弄》《江南春色》《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带领观众沉醉于中华传统音乐的典雅意境。下半场红歌嘹亮,哈萨克族同胞詹尔克·叶尔肯、那子叶尔克分别献唱《希望》《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洪湖水浪打浪》《浏阳河》《我的祖国》等经典红歌唤起共同记忆。

今年以来,鸬鸟镇持续深化文化特派员制度,引入专业力量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打造“鸬鸟四时”“我们的村晚”等文化品牌活动,让承载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走进乡村、贴近群众,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悉,今后鸬鸟镇将继续以增强群众本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切入点,完善文化特派员“需求—服务”清单机制,以此次展览和音乐会为契机,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乡村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馆藏文物、典籍文字真正“活”起来,成为滋养群众精神生活的源头活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余杭区文明办 作者: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