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戏 历久更弥新 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在杭州圆满落幕
两百年前,《红楼梦》中留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喟叹;昨天,越剧《我的大观园》点燃了“等到雪融化,青春又芳华”的一片生机。
9月25日晚,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在杭州落下帷幕,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百团)创排的越剧《我的大观园》作为闭幕大戏亮相杭州大剧院,戏剧艺术与经典文学碰撞出独具韵味的当代华彩。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戏剧)”表彰仪式同时举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著名剧作家郭启宏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戏剧)”。
中国戏剧节自1988年创办至今,三十余载栉风沐雨,是我国戏剧艺术领域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盛会。本届戏剧节在杭州、温州两市同时举办,过去的21天里,42部展演剧目涵盖20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剧等多种戏剧门类,展现了当代戏剧创作的蓬勃生机。
本届中国戏剧节打破选剧惯性,以“十年磨一戏”精神鼓励打造精品,不限剧目立上舞台的时限,优先选择群众喜爱、演出场次多的作品,以真善美为“主旋律”,拒奢崇简保持剧种特色,推动多元创新。演出期间,多部作品引发观演热潮——热门剧目开票即售罄,不少观众专程从外地赶来只为一场心仪的演出,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这一幕幕场景,无不彰显了戏剧艺术所带来的强大感染力与时代共鸣。
戏剧节期间,加大惠民力度,推出低价惠民票、文旅消费优惠等系列活动,联动文旅资源,开展戏剧“快闪”、戏剧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年轻群体参与传播,推进戏剧普及与美育浸润,实现戏剧艺术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
本届戏剧节不仅是一次我国戏剧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成果展示,更是戏剧理念的革新与行业生态的优化。在改变、改进、改革的精神指导下,首次将“剧本改稿会”升级为“剧目提升会”,从文本到舞台全链条打磨,推动作品从“高原”迈向“高峰”;举办10场剧目评论会,专家们围绕剧目创新点、优化路径等话题展开充分深入交流,碰撞出诸多精彩火花,还举办了“有真知·讲真话——改进戏剧评论工作专题座谈会”,积极构筑健康的戏剧评论生态。此外,今年还开设了“中国剧协新时代戏剧英才培养工程——2025年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为中国戏剧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践行低碳理念,落实大型活动碳中和要求,本届戏剧节期间还发起“人人一千克,戏剧碳中和”公益行动,广大戏迷与公众用点滴行动汇聚成绿色洪流,共计140余万人热情参与,累计贡献2000余吨绿色能量。
潮起钱塘,终将汇入大海;戏韵流芳,必能代代传承。继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戏剧节之后,第二十届中国戏剧节将继续在杭州举办。2027年秋天,钱塘江畔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