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文明杭州
 
吴斌壮举的底色——记感动中国的英雄司机
2012-06-04 09:24

吴斌,继最美妈妈吴菊萍之后,又一位感动中国的杭州平民英雄。

他生前是如此平凡,开了10年长途大巴,每天上班下班默默无闻,相当于绕地球开了30圈。

他生前的最后一瞬间又是如此不平凡。那生死一分钟,他承受着达到生理极限的剧痛,左手仍牢牢地抓住方向盘。

那一瞬间,他成为24位乘客的守护神。

吴斌此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健身。他放在大巴车上的哑铃,曾是他的最爱。然而现在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这是一段残酷的视频。从生到死,就在你的面前,看得清清楚楚。每个人在点击这个视频的时候,都会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我将如何抉择?全国数百万人在点击这个视频之后震惊了,博友纷纷发帖说落泪了。

当人性中最真、最善、最美的东西,在瞬间爆发出来的时候,光芒夺目,激荡人心。

是什么让他在生死关头做出这样的生命抉择?连日来,我们试图从各方面的细节去寻找答案。

一 / 坚强的意志是由英勇无畏的信念支撑的

时间回到2012的5月29日清晨,朝晖五区一套7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吴斌一家在这里已经住了30年了。2003年,吴斌进入长运集团当司机,一晃快10年了。

和过去的3000多个日子一样,那天清晨5点40分,他从妻子手里接过早点,匆匆和妻子道别。

5月29日上午7点半,他发动引擎,前往无锡。途中总共3小时。

中午11点10分,搭载着24名乘客,吴斌开车返回杭州。普通的返城之路,却是吴斌生命中的最后一趟旅程。

11点40分左右,当车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江苏境内),突然有一铁块从天而降击中挡风玻璃再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吴斌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

我们再来还原一下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分钟:

11点39分24秒,一个块状物体,穿过挡风玻璃,像炮弹一般击中吴斌腹部。吴斌的手被飞物打中,但他迅速地紧握住方向盘,保持车辆方向。

11点39分41秒,车速慢慢下来了,吴斌挂挡位,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

11点39分52秒,他解开了身上的安全带。

11点40分左右,吴斌半躺在座位上,不停地移动身体,右手不时抚摸着腹部,看得出来非常痛苦。

11点40分05秒,他挣扎着站起来,用很低的声音一字一字地对乘客说:“不要乱,一个一个下,站在路边。”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最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

这段视频,吴斌的妻子汪丽珍只看了一次,不忍再看了。她反复在说:“当时他该有多痛啊!”

医生说,吴斌当时肝脏整个破裂,已达到人所能承受疼痛的极限。

就是这样突如其来的极限痛苦面前,你可以看到视频里,吴斌的左手牢牢地稳住方向盘,一刻不曾离开。原本突遭剧痛去捂肚子才是本能啊。

他凭着他那颗勇敢的心拼搏、支撑,坚毅地挑战生理极限。在一系列准确动作之后,轻点刹车,把车从90公里/小时的速度稳稳地停下,完成了他人生最后一次漂亮而悲壮的停车。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惨剧。

201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吴斌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

吴斌的壮举让他的姐姐极为震撼。她说,“以前我一直觉得他很弱,都要我照顾,但这一刻我觉得他很强大。”

二 / 瞬间壮举是由长期的高度责任感铸就的

“这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司机,这样一个下意识的动作背后,一定是长期养成的职业责任感。日积月累的职业意识,化为瞬间的职业反应。吴斌,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感动。”

——摘自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无数个平凡的日子,构成了吴斌壮举的底色。

夜阑人静,来朝晖五区悼念的同事依然络绎不绝。都是堂堂七尺男儿,个个眼睛红红。他们动情地说,“我们来看我们最要好的兄弟了。”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看到了英雄日积月累的踏实足迹。

余伟是吴斌的搭班司机。拿着昨天的杭州日报,他轻轻地抚摸着报上吴斌的相片喃喃地说,他是我的好大哥啊。

余伟说,自己入行时28岁,年纪轻,和吴大哥搭档,觉得很开心。因为吴大哥不仅不会在行车换班时睡觉,还会帮他看着路况,及时提醒他当心。自己收获很多经验。

吴斌开车很稳,通常会稳在90码左右。杭州到无锡,一般司机走2个半小时,他要走3小时。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安全到达第一样,时间上不用急的”。

有一件事余伟一说,眼睛就湿润了:“2008年冰雪天,我和吴大哥接到任务,搭班跑南京。这趟我确实心里有点怵,路上都结冰了呀,风险很大,方向稍稍一偏就麻烦了。他主动提出来,以他开为主。他说,这么险的路,怕我处置不当。我心里很感激。”当时早上9点出发,安全返杭已经是次日凌晨4点了。

吴斌开车10年,已安全行驶了1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圈),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从未有过一起交通违章,从未接到过一起旅客投诉,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表扬倒是有好多起。而且这些好人好事都是领导偶然从乘客口中或者长途客服那儿得知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100多万公里,吴斌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地开过来了,背后是他每天点点滴滴,平凡而专注地投入。杭州长运安全科科长陈一波说,吴斌在单位不大爱说话,到了单位就捣鼓他的车,把轮胎里的小石头撬掉,摸摸车上零件有没有异样,连发动机都要擦得很亮。

一般车子有小毛病,司机把维修单提交一下就走了。但吴斌不放心,他把维修单直接给维修工,看着他把毛病处理好才走。

每次出车回杭,按规定都要清洗发动机。夏天的时候,发动机火烫且脏,洗一次一身透汗。吴斌丝毫不在意,每次都会戴上手套,拿出皂粉,角角落落都清洗干净,才不慌不忙地回家。吴斌的同事丁师傅说,吴斌开车近10年,从没有一次因为发动车清洁或车厢整洁问题被扣分。这是很难做到的。

每年到了五一、十一、春运,加班加点,吴斌从没有怨言,他都是主动要求工作任务,并且都能出色完成。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生产科科长唐敏说,“平时,他和同事关系都不错,是个大好人,有人有事,想让他换个班、替个班,他都会答应。”

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经理孟联建说:“吴斌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平凡的驾驶员,但是对驾驶员来说,每天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关键时刻,吴斌体现了一名驾驶员过硬的职业素养。”

正是吴斌平时点点滴滴深入灵魂和骨髓的责任感,让他在牺牲前的最后一搏发出了他一生中最亮的光芒。

三 / 勇于担当是由热爱身边的人开始的

“我觉得,吴斌的精神世界非常强大。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在发生的那一瞬间,他脸上的表情很痛苦,但一系列动作完成得很镇定。什么精神?就是对社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有担当的精神。那一瞬间,他爆发出来的作为一个人的善良品质。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 ——黄亚洲(作家)

危难时刻迸发出来的惊人力量,不仅是人性的真实体现。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与精神气质,往往决定了他在这种关键时刻的抉择。

吴斌生长在一个军人家庭。他小的时候,父亲是军人,常年在外,坚强的母亲拉扯他和姐姐长大,他继承了父亲的硬朗气质,又融合了母亲乐天而坚韧的性格。

“我就知道儿子会这么做,我就知道,他毛熬痛的……”这是吴斌母亲得知儿子事迹后说的话,也是对吴斌48岁人生的真实诠释。

吴斌结婚18年,婚后一直和父母住在70平方米的房子里。母亲肺癌得了十多年,父亲是帕金森症患者。上有老下有小,吴斌除了工作,一心扑在家上。夫妻俩悉心照顾老人,从未和长辈有什么口角。吴妈妈开刀住了一个多月,吴斌陪夜陪了一个多月。他平时睡得很沉,但这一个多月,他睡得很浅,母亲一叫就应,把母亲照顾得很周到。

吴斌对丈母娘也像对母亲一样细心。丈母娘失眠,他给她按摩双肩。每次去看望都会认真按摩一段时间,还时常叮嘱丈母娘,“好休息么休息一会,不要连着做事体,累坏身体不好”。丈母娘很中意这个女婿,每年都要为他亲手织毛衣。眼下就有两件新的刚织好,吴斌却再也穿不上了。

吴斌对妻儿更是呵护有加。对吴斌和妻子汪丽珍来说,光阴是杯酒,让他们的感情日久弥醇。他的同事们不止一次听到吴斌说,家里“仙妻”来电话了,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和20出头的小年轻一样,上哪儿都喜欢手挽着手,一起看电影,一起去健身。幸福就是这般平凡的模样。丽珍至今还记得,吴斌做俯卧撑时,她淘气地一下跳到他背上,他只是笑呵呵继续做的情形。

其实吴家家境一般,妻子汪丽珍为照顾年迈病重的公婆,没工作,但他乐天的情绪经常能感染周围的人,他就像家里的开心果。

在吴斌的影响下,女儿吴悦阳光积极,她英语很棒,书架上都是英语书。吴斌夫妇本来有送她出国读书的设想。她的一本笔记本扉页上写着激励自己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相信自我,永不言弃,go!go!”。这个活泼的女孩平时喊爸爸是叫“斌大哥”的,父女俩有时打打闹闹,像朋友一样。但当吴斌的遗体送回杭州的那一刻,孩子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说,“爸爸,我再也不犯错了,再也不惹你生气了。”

邻居对吴斌也赞不绝口。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说:“吴斌这伢儿真当好啊,脾气像他妈妈,整天笑眯眯的,看到邻居都会打声招呼,人也热心。我有时候在楼下拎了东西上楼,碰到他,让他帮忙拎上去,他二话不说就拎起东西。上次家里抽水马桶坏了,我也叫他,他也不怕脏,就这么凑下去帮我修,他力气大,螺丝拧得这个紧,我跟他开玩笑说,不要到时候拧不开了。”

吴斌帮起朋友来也不含糊。一次同事余伟因为腰痛,直不起身,赶去新华医院拍片,队伍很长,等得很辛苦。吴斌不知怎么知道了,电话里说了一句:“你在那里不要动,我过来。”主动开车到新华医院,把他送到省中医院,直到陪他拍完片才走。余伟说,整个过程,他没有主动开口要求过一句。

“德不孤,必有邻。”只要有吴斌在的地方,总能听到欢笑声。

四 / 城市精神品格和市民人性光辉良性互动

“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非常重要,但是精神财富同样是极其可贵的,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坤明

“吴斌生前是个平凡的人。”他的同事、朋友和家人都这么说。和你、我、他一样,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

但吴斌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勇于担当、人间大爱、见义勇为,亮出了他的人生态度。而他的人生态度正契合了这座城市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杭州是一座英雄不断涌现的城市。每一次英雄的壮举,感染很多人,造就了很多人的高洁品格,对这座城市人文精神产生了极大的正能量和推动力。这种城市精神又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形成良性循环。杭州的城市人文品格正在变得更加强大和有影响力。

连日来,不断有热心市民自发寻到住址找到吴斌家,下跪敬香。徐胜利和老伴毛月娥,家住东新园,今年63岁,下午2点从家中骑车出发,下午5点总算找到吴斌家。

孕妇单珊珊是事发车辆的乘客。她在侄子的陪伴下也来谢吴斌了。

这座城市的人都行动起来,带着敬意和关切,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英雄的家属。

为表彰吴斌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市文明委决定,授予吴斌同志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荣誉称号。

昨天,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追授吴斌“杭州市见义勇为勇士”称号,向吴斌的家属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20万元。

杭州长运集团决定,授予吴斌同志“乘客卫士、长运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公司开展向吴斌同志学习的活动;奖励吴斌家属市区住房一套;奖励吴斌家属现金30万元;如本人愿意,杭州长运将破格录用吴斌妻子为正式员工;吴斌女儿学业完成后,如本人愿意,杭州长运将无条件录用。

要让英雄的家属有尊严地生活下去。

另一位平民英雄吴菊萍,我们记忆犹新。

去年也是一瞬间,她蹬掉高跟鞋,张开双臂,稳稳地站立,她接住坠落的孩子了!刻骨铭心的疼痛让两个不曾相熟的生命此刻融为一体。这也是一个平凡人身上瞬间绽放的人性光辉!周围的心都被这样的爱心感染,搬梯子救助妞妞的潘先生、冲过去抱过妞妞的保安、用心为菊萍和妞妞疗伤的医生护士……最美妈妈让爱在一座城市快速传递着。

这种城市记忆,还可以追溯到2003年春季,SARS横行,杭州市民心手相连、共渡难关。“在水一方”社区整一个单元楼被隔离。每天早上,社区工作人员会免费把每户居民的报纸、预防非典的中西药,以及水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送到楼下值班室,涌现出很多平凡而勇于担当的人,让人备感温暖。

还有更多的英雄事迹铭刻在杭州的历史纪念碑上……

如果说吴斌的行为是一种职业忠诚,吴菊萍的行动便是伟大的母爱,SARS时期体现的则更多的是危难时刻的守望相助和众志成城。他们下意识的崇高行为成为城市精神的巨大推动力。善良、感恩,勇敢,互助……已经深入这座城市的灵魂,成为城市品格的重要组织部分。而这种城市品格又辐射影响更多的人。

人活着,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个问题一直摆在我们面前。

去年以来,杭州市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广泛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你去过“漕舫船流动书吧”吗?你去过“运河畔古旧书屋”吗?你参加过核心价值观关键词大讨论吗?……那些就在我们身边的点滴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这种城市和市民之间的人文品格上的互相影响力形成了可贵的马太效应,如同滚雪球一样,城市的品格向着高点推动,越来越具影响力。城市也越来越温暖。当这种城市和个人的品格在某个突发场合爆发出来后,也许会是一种核能量的影响力,从杭州向全国辐射。

中央电视台6月1日、2日新闻频道持续跟进报道,《新闻联播》以“最美的中国人”为题,再次报道。

新华社以《“最美司机”吴斌:高速路上遭铁块袭击肝脏破裂忍剧痛安全停车》为题发布通讯稿。

不少外地市民自发赶到杭州来缅怀吴斌。

甘肃一物流公司的员工冯银开了27个小时的车赶到吴家。他说,是公司经理得知此事派他前来悼念,表示愿意和孩子结对,并且愿意帮她解决学习费用。

微博上,吴斌在遇袭后靠毅力完成安全停车的1分16秒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数千万网民表达了敬意。

吴斌姐姐因为当时抢救时急需血源,所以在微博上公布了手机号码。连日来,她的手机每天都收到无数来自天南海北的慰问电话和鼓励短信。

“吴斌叔的离去,重于泰山……感谢吴斌,是您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中国石油大学大二学生张子杨在发给吴斌姐姐的短信上说。

什么是吴斌壮举的底色?他那浸润平凡岁月中的职业忠诚、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友爱互助等等构成了他瞬间壮举的底色。

其实,我们这座城市也印证了这样一种底色,许多感动发生在城市的每一天,发生在我们身边,不仅仅是吴斌、吴菊萍、在水一方的邻居,涌现出来的是英雄的群像。在这片沃土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这种底色正以更强大的感染力影响着整个国家的人心。

我们的英雄吴斌不朽!我们的城市精神永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建德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 郎朗为大运河杭州段形象代言
· 我市召开第14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执委会会议
· 杭州市召开环保专项巡察工作动员大会
· 再过一个月, 世界上人气最旺的动漫节就要开幕了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进入倒计时
· 杭州各大公墓陵园对焚烧香烛纸钱说“不”!
· “动漫进乡村”计划正式启动
· 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练好污水治理“内功”
· 大手笔!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向全球征集经典藏品
“梦马”开跑
艺术家送欢乐下基层
郎朗为大运河杭州段形象代言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