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敌人是看不见的病毒;
这是一场前赴后继的接力赛,无数白衣时刻准备; 这是一支挺身而出的队伍,病房就是战场,战则必胜。 以集结号为令,今天,浙大一院、浙大二院、邵逸夫医院,三家医院包括感染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监护室等多学科骨干医护,组成一支由400多人组成的医疗队,在省人民大会堂集结。这也是浙江医疗队驰援湖北以来,派出阵容最强的一支,这支队伍将整建制接管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两个新冠肺炎重症病区和ICU。 出征:头发短一点再短一点 女的头发刚刚过肩,勉强扎起一个马尾;男的,寸头。这是所有出征医护的标配。剪短,首先是避免交叉感染;其次就是方便工作,戴帽子和穿防护服一套便是。 “短一点再短一点,”男医生这样叮嘱:“师傅,往这里剪!”女护士一头长发精心挑染,也能狠心。 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医生吕姣玲戴着帽子走来。摘下帽子,所有的人都惊呆——杨梅头。她摸着头笑道:“我充分做好了准备,跟领导申请了3次,我是坚持要去武汉的,我就要去救危险的病患!”在确定入选驰援名单前,这个很飒的双胞胎妈妈早就做好了准备,她用老公的剃须刀,将自己一头长发推成了“杨梅头”。 浙大一院肾内科护士阮琼蕾,1994年,栗色长发,剪了!谢辞寒,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护士,1995年,时髦小卷,剪了! “我买了便宜的化妆品,买了巧克力,还有尿不湿,这个最不怕多。” “家里人很支持我去!妈妈说,别人想去还没得去!”剪完发,跑下楼的谢辞寒步履轻快,但在转身刹那,分明看到,眼角有泪。 战斗:以月为单位,拼尽全力 “看到那边疫情,我心里急!”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章渭方,在重症医学一线工作了20多年、拥有救治危重患者丰富经验的专家,在与同行交流中,有种从未有过的迫切感。“这次的新冠肺炎,病情进展到后期,患者会出现多脏器衰竭,这正是重症医学专家们最擅长管理和救治的。” 一次次的请战书,一颗颗滚烫的真心。2月3日,章渭方再次向医院发出“请战书”:“目前武汉疫情严重,作为重症医学的从业者,理应冲锋在前,请求去一线病房抗击疫情!我不会说太多的漂亮话,但我决心已定,谢谢。”这一次,章渭方如愿出征。“我和家里说,以月为单位,当我平安归来。” “后面几个月,我以前的老病人,需要化疗的或开刀的微信留言,我会安排我最好的兄弟妥当安排好。不需要住院的门诊,挂陈晓主任的专家号,同组主任,病情了解,便于复诊。”这是浙大二院呼吸科医生张斌连发两次的朋友圈。他出征武汉,但在出发前,一件件事情交代清楚,这就是医生。 希望:武汉会慢慢好起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几次驰援武汉的浙江医疗队带来的既是人手,更是信心。 会慢慢好起来!武汉人李想的内心从未如此强烈和笃定。李想今年32岁,是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2月2日刚从美国结束短期学习,飞回杭州。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我的老师、同学、父母家人都在武汉!武汉我要回去!” 李想的本硕博都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美国时看到有出征武汉的报名,当时我就报名了。这次武汉疫情暴发,我很多同学和老师都上一线,他们中也有几个人感染了,幸运的是都是轻症,都已经康复出院了。我的父母和孩子都在武汉,他们很安全,没有被感染。去守护家乡人,这是我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