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抗“疫”堡垒 贴心服务市民 “解除隔离!”16日下午4时30分,秦刚修改了一个微信群的名称。“2月1日从台州回杭,14天后,经体温核对,这户人家一切正常,居家隔离解除,微信群名就可以修改。”秦刚解释。他是下城长庆潮鸣街道社卫中心的家庭医生。 在他的手机里,这样“一对一”对接的微信群有40多个。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市像秦刚这样投入疫情防控的基层医务人员有1.7万余人。全市累计居家医学观察311929人,靠一套看似“笨”却卓有成效的办法,牢牢筑起了基层社区的抗“疫”堡垒。 同时,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杭州再出贴心之举,2月12日,杭州第一张“互联网”处方开出,开展主城区家庭医生互联网诊疗服务试点工作,让市民安心宅家、配药不愁。 日行3万步,居家隔离不隔爱 秦刚的手机里,一个个微信群以“回杭时间+姓名+状态”命名,里面有社区网格员,也有家庭医生。 “秦医生,孩子有点低烧,37.6摄氏度,也可能温度计坏了!” “别急,我们给你送温度计,再量一次。” “两天观察,孩子没问题,之前的确是温度计问题。” 这样的对话,在微信群很常见。“以东站点为例,10个医生,每人分到40多户家庭,每个家庭医生有张情况统计表,外加微信群一查,各户情况一目了然。”秦刚说。 在下城区,一个家庭医生起码得去两趟对接的居家隔离家庭,秦刚向记者展示了首次去居家隔离家庭的标配——“十个一”保障服务。 “1份告知书、1套健康监测、1份宣传资料、1份消毒指导、1支温度计、1份消毒片、1份口罩、1份医用垃圾袋、1个医生微信号、1条心理疏导热线,用1call平台上传健康监测数据及身体健康状况。”秦刚蹬着球鞋,走得飞快,“我们每个人一天3万多步,爬楼百层,不在话下,大家都这样。” 互联网诊疗上线,无接触配药走心 在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大量慢病患者的配药成了问题。药吃完了,怎么办?1月30日,市卫健委与市医保局推出新举措——疫情期间,长期处方服务不限16种慢病,家庭医生可开具不超过12周的药品,而且长期处方服务不限于签约人员。 为了让慢病患者安心宅家,江干区闸卫中心天杭服务站长陈频创新推出“无接触配药”服务,居民事先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医生,预约好后将病历本、市民卡和小纸条装袋放进站点门口的纸箱里,医生配好药再放回栏杆上,联系居民取回,日均提供“无接触”配药40人次左右。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更多患者的配药问题希望得到解决。2月12日,杭州市互联网诊疗平台上线,为居民提供互联网诊疗。上城区小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城区朝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首批试点。 接下来,主城区其他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在近期陆续上线提供服务。届时,杭州市主城区范围的签约居民可在家完成在线咨询、慢病复诊、慢病续方服务及医保费用在线结算,相关药品通过杭州市智慧云药房的第三方配送单位配送上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