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后上、排队上车、戴上耳机追剧、小声讲电话…… 杭州的轨道交通近年来飞速发展,大大缓解了地面交通拥堵。选择地铁出行的人越多,秩序就越受关注,因为秩序折射的,是城市文明。 在杭州,乘坐地铁时你很少会发现胡乱插队、大声喧哗、手机声音外放震天响、车厢内吃零食等不文明现象。人们有秩序地排队候车、先下后上、自觉站在黄线后面……几乎已经成了杭州乘客的日常行为习惯。 文明的脚步 从车厢外向车厢内延伸 昨天下午,我从杭州东站出发乘坐地铁1号线,在东站地铁客服中心看到,20多名乘客正在排队候车,推着行李箱的、背着双肩包的、抱着孩子的、低头玩手机的,没有一个人插队,没有推推搡搡,没有大声喧哗,一切都显得安静、有序。 在地铁进站安检口和闸机口,除了一两位外来旅客询问健康码的问题之外,绝大多数乘客都静静地出示健康码,送行李过安检,刷卡或乘车码过闸机,自觉做好一整套规范动作。尽管周末的客流量要比平时大一些,但无论是站外还是站内都比较安静,和人们以往对公共场所特别是客运枢纽喧闹杂乱的印象大相径庭。 坐上地铁后,我专门每到一站都下车观察一会儿,发现上下车时都不会有争先恐后挤来挤去的现象,大多数都能做到先下后上。每个站的候车大厅,也都显得井然有序。乘客很自然地站在黄线内的候车区,如果个别人不小心踩到黄线,穿着红马甲的车站志愿者就会及时过来提醒。 地铁车厢内的情况,同样让人欣喜。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节车厢,我注意到,玩手机的乘客很多,但只要是在追剧、刷抖音和打游戏的,几乎都戴上了耳机,没有一节车厢出现手机声音外放震天响的现象。一位妈妈带着小学生模样的女儿在看手机上的视频,母女俩戴一副耳机,一人一只;一个扎马尾辫的年轻姑娘,戴着无线耳机,静静地看书;一位中年男子戴着蓝色耳机,用手机视频连线,他有意压低了音量…… 倡导地铁文明出行 杭州付出了多年的努力 2015年8月,杭州市地铁集团联合市文明办启动“先下后上乘地铁,文明一米迎嘉宾”地铁文明乘车活动。经过近5年的努力,在杭州,地铁文明出行,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和习惯。 在杭州乘坐地铁,常常看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做引导服务。 “2015年,每个地铁站都配备至少4位志愿者进行文明劝导;几个客流大站的志愿者人数达到8人。到了2019年,杭州地铁客流量越来越大,日均客流达到190万人次,我们反而取消了文明乘车重点劝导站点,因为几年下来,地铁文明乘车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乘客自觉排队的意识明显提高,哪怕有些客流大站日均客流达到万人以上,在早晚高峰时段也照样能保持井然有序。” 杭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发布“文明乘车日”,这一事件入选了2018年度杭州市精神文明十件大事,更是杭州地铁大力推动文明乘车的又一个新起点。 “先下后上乘地铁”,已成为绝大多数杭州人的默契。2019年初,随着新版《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实施,杭州地铁文明乘车的默契,继续往车厢内延伸。 去年11月,“地铁文明乘车日”一周年,杭州推出地铁文明乘车3小时公益服务队,招募志愿者上岗服务,号召市民乘车自律,对车厢内吃东西、大声喧哗、手机声音外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引导,让文明乘车日常化,让文明随着地铁不断延伸,从行为习惯发展为默契的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