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点多忙完抢修回到家,第二日凌晨4点多起床、出发,这对国网浙江淳安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项目部的班员张林巧而言,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 避开白天毒辣的日头,他和同事早晨5点多就到达了这天需要工作的地点。“这个乡镇的供电所安排8点检修,我们需要早点去做准备。”就这样,一直忙到下午1点,他们一行人回到单位开安全会议,紧接着再奔赴下一个地点。 12年扎根部队最基层 回到地方继续扎根一线 张林巧2004年12月入伍,在厦门警备区某部队当陆军防空兵。“小时候,我很喜欢看军事题材的电影,对军人这个职业很崇拜也很向往。”离开家,当兵的地方是艰苦的海岛地区,驻守在“英雄三岛”上,守卫着祖国的海岸线。 当兵的12年,张林巧一直扎根基层,苦练防空兵的操作技术。2011年,他代表部队参加了省军区防空兵尖子比武,拿到第一名。他自己总结的训练方法、操作技术,成为了部队的标杆。在部队时,张林巧先后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个人三等功2次,班三等功3次,各类嘉奖8次。 2017年,张林巧转业回到家乡淳安。选岗时,他放弃了事业单位坐办公室的工作:“觉得好像太平淡了,还是喜欢实际操作。”最后,他选择了做一名输电运检班的班员,继续扎根一线服务。 张林巧坦言,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无论身在何处,不变的是对祖国的热爱。部队里形成的“听党指挥,敢打必胜”的军人本色,到了退役后的新工作岗位上,他也始终保持如一,并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恐高的他向高塔挑战 从10米到40米跨越内心的高山 “我始终坚信无论在什么岗位,只有自身素质过硬了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在部队,他是一名出类拔萃的防空兵,到了地方,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张林巧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有第一就争”。 2018年4月,国网组织了一期复转军人培训班,他远赴武汉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所有知识从头学起。“我感觉原来文化程度比较低,虽然在部队考了专科,但跟很多同事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张林巧边学边消化,不懂就问,上手很快。 回到实际工作中,他却碰到了不小的困难。“淳安地处山区,我一来,就跟‘三高’——高山、高塔、高压结下了不解之缘。”张林巧说,这些苦都不算什么,毕竟自己是军人出身,在艰苦的海岛服过役,可当面对40米的高塔,他还是犯难了。 “我有恐高,当初选岗时不知道要爬高塔,字签了,没办法反悔,硬着头皮也要上。”爬到了10米以上,他就开始头晕、精神分散、腿发抖,他就在这个位置停留,待半个多小时,再下塔,然后继续往上爬,一次比一次爬得更高。10米、20米、30米、40米,两个多月,反复练习。“终于突破了自己心里的这座大山。” 军人不怕苦、敢吃苦 到最需要的岗位上去 去年8月,台风“利奇马”肆虐,台州温岭受灾严重,大量电塔倒塌,线路中断,老百姓家中断电。“大概晚上8点多,我们紧急集合从淳安出发,凌晨4点多才到温岭的一个乡镇,休息了一个多小时,5点多就开始抢修。”张林巧回忆说,一次抢修遇到电塔倒伏在河里,河水浑浊,他二话不说跳了进去,和另外一名同事将牵引绳绑好,电塔被顺利拉了起来。连续抢修了两天两夜,电有了,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他也被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评为抗击“利奇马”台风先进个人。 “我们军人不怕苦、敢吃苦,干在前、冲在前。”今年3月,他被调入国网浙江淳安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项目部。“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后,重要负荷我们原则上不安排计划检修停电,带电作业工作量就会大幅度增加,要避免企业和用户日常的生产生活用电受到影响。”张林巧说,今年6月,他所在的带电作业项目部,13人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任务排得满满的,现在已经排到了8月底。” 戴上绝缘手套、披上绝缘披肩上塔,高压电都在10千伏以上,人体一般只能承受36伏以下的电压,为了保证安全,电力人员必须小心再小心。在气温高达40℃的室外作业,辛苦可想而知。有时候,在电塔上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 张林巧加入带电作业项目部后,跟随师傅——劳模工匠洪盟忠苦练技艺,“我要学习他身体力行的品质,换岗不换初心。”张林巧说,相信这样,自己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电力事业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