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乐观向上的“孩子王”,坚守八年大爱承诺 “缘分让我们再次相遇。”8月12日早上8点半,省中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躺在病床上的盛燕飞,一边与陪伴的亲友谈笑,一边活动着双腿放松自己。鲜红的血液从她的手臂血管内缓缓流出,通过血液细胞分离机,逐渐汇聚成了一袋“生命种子”。中午时分,从盛燕飞身上提取的27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乘着飞机起飞,为远方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盛燕飞是余杭区首位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是一位“园长妈妈”,也是浙江省第59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4年前的第一次捐献遗憾中断 “自己受点苦不算什么,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说这话的时候,盛燕飞脸上露出了暖暖的笑容。捐献前打了4天动员剂,她感觉全身有些酸痛,但一直咬牙坚持着。 早在2012年1月,盛燕飞便主动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6年,她接到余杭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对成功。“我愿意!”工作人员征求她的意见时,身为共产党员的盛燕飞脱口而出,“家人都很支持我。” 1977年出生的盛燕飞,是五常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园长,2016年第一次决定捐献时,正值G20杭州峰会,她完成单位值班的同时,还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由于作息不规律,2016年7月份,盛燕飞在完成初配和高配之后的体检中,身体有一项指标偏高,中华骨髓库与对方家人商量后,决定暂时中断捐献。 之后的日子里,为了不影响捐献,盛燕飞积极锻炼,并适当通过药物调整,以期能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再为患者捐献,弥补那次未能成功捐献的遗憾。 4年后为同一位患者捐献“生命种子” 四年过去了。今年2月份,盛燕飞再次接到电话,这次的捐献对象还是四年前的那位患者。接到电话的一刹那,盛燕飞没有丝毫犹豫。 “对我来说只是捐献造血干细胞,但对患者家庭来说是希望是未来,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她义无反顾坚持自己的诺言,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 捐献的过程中,盛燕飞乐观向上的态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从事幼教工作20年,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她都尽心尽责。 盛燕飞的同事顾丽敏说,盛燕飞是一位平易近人、极具感染力的老师,她把自己当成孩子,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盛园长今天所做的善举,我们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