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清晨六点半,杭城寒风瑟瑟,天色尚未放亮,一辆中巴车载着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眼科教授洪朝阳及相关专家,驶向杭州机场。他们将飞赴四千余公里之外的新疆阿克苏地区,随行的还有一只保温箱,里面低温保存着的2个角膜供体。 昨日上午,阿克苏第一人民医院病房,两位角膜移植患者,眼中闪着激动的泪光:“没想到浙江的专家速度这么快!能重见光明,真好!” 新生 来自南疆的喜讯 最快的速度,最早的班机,为了千里之外的阿克苏患者,杭州的眼科专家拼尽全力。 12月7日下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洪朝阳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连线,一边远程查看阿克苏患者陆先生角膜情况,一边详细询问病情。“有希望接受眼角膜移植!”洪朝阳对着镜头那边的陆先生说,这句话让陆先生一家激动不已,他们等待这一天太久了。 八年前,陆先生因外伤导致双眼视物模糊,在多家医院治疗,还曾做了右眼角膜移植手术。近年来,双眼视力开始明显下降,再度陷入黑暗的陆先生惶恐不已,只得再次踏上四处求医的道路。而这次,他“看”到了希望。 12月8日傍晚,洪朝阳一下飞机就直接赶到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顾不得休息,马不停蹄直奔手术室:“马上把角膜带到手术室,做好移植准备!” 当天19时,陆先生顺利躺到了手术台上。“我是洪医生,不要紧张,睡一觉就好了。”麻醉后,消毒、铺巾、露出术眼,手术器械及角膜供体准备齐全。 洪朝阳坐到手术台前,开睑,再次消毒后,角膜环钻稳稳地切了下去,在角膜正中央标记好需要切除的范围……角膜仅半毫米,只见洪朝阳穿针引线,手法稳而精准。一针、两针……20时,随着最后一针缝合结束,角膜移植手术顺利完成。第二天下午,揭开纱布,陆先生笑出声,视力有0.16。第三天视力达到0.3,医生告诉他,随着切口愈合、水肿消退,后期视力将进一步提高。 “再次看到这个缤纷的世界,我直到现在都感觉像在做梦。”陆先生非常激动,不停地说着谢谢。“感谢洪教授的精湛技术,感谢角膜捐赠者的无私奉献。前一天远程查房,第二天马上手术,第三天重见光明!实在太快了!” 传承 打造带不走的队伍 12月9日一早,洪朝阳又把另一个角膜顺利移植到第二位幸运患者眼中。这一次的手术是由洪朝阳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王颖共同完成。洪朝阳完成关键手术步骤、确定角膜植片及眼球情况稳定后,指导王颖完成了后续高难度的角膜缝合,手术顺利完成。12月10日上午,患者视力提高到0.3,能重见亲人熟悉的脸庞,患者及家属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病变致盲、提高视力的唯一有效途径。洪朝阳在角膜移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成功手术的患者最小的2岁多,最大的近90高龄。洪朝阳表示,因风沙等原因,新疆部分地区角膜病发病率较高,下一步浙江省人民医院将加强精准帮扶,推进南疆眼库建设,培养阿克苏地区本土角膜移植医生,让当地更多的患者受益。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以来,在浙江省卫健委和援疆指挥部的具体部署下,浙江省人民医院牵头开展这项援疆工作,通过学科帮扶、人才培养、远程医疗、远程教学、激发科研创新等方式,切实提高了阿克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 洪朝阳表示,除长期援疆的专家外,浙江省人民医院还定期组织专家到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柔性援疆”,集中诊疗患者、集中手术示范、集中带教学员、集中学术交流、集中管理培训,让援疆专家“刚柔并济”,既撬动当地医院发展,又为当地患者和医务人员翻倍医疗“红利”,最终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