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中午的午餐时光,市教科所附小的孩子们都会期待这件事——观看校电视台播放的小火鸡光盘吃播节目。 自9月开学实行光盘行动以来,市教科所附小的“小火鸡光盘吃播”节目也被带火,不仅很好地带动起了“光盘行动,节约粮食”的风气,还塑造了一批吃播“小明星”。 不会剥虾?校长开吃播教你 为了制定有效的光盘措施,市教科所附小把开学第一周作为“光盘实验周”,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调查。大队辅导员傅老师介绍,根据开学初学校发放的一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无法做到光盘,主要原因包括了午餐分量太多吃不完、有些菜不喜欢吃、虾类带壳食物不会剥等。去除掉偏食这一项,学校便针对另外两项下起了功夫。 首先是针对“不会剥虾”这一项,校长陈滔亲自化身成为神秘的吃播出现在学生面前,亲自示范剥虾技巧,向学生介绍每一道午餐菜品的营养,并带头光盘。陈校长不仅是亲切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还是个“戏精”。所以他的吃播节目一播出,就在学校里引起了轰动,直接点燃了每周一期的学生“小火鸡吃播”。 其次,针对“分量太大吃不完”这一项,学校和配餐公司商议,推出了“大份餐、小份餐随心选”的光盘措施。 傅老师说:“在开学第一周的实验周,每位同学都要记录自己每天的午餐饭量,第二周便推出了‘小份餐’。小份餐的菜没有改变,但是米饭推出了两种规格,正常饭量是1,小份饭量是0.5。根据孩子们第一周的记录,由家长提交自己孩子所需的饭量,一般就是0.5、1、1.5这三个数值,对应的便是小份餐,大份餐,以及大份餐再加小份米饭。” 不想吃饭?“小火鸡吃播”带你光盘 自9月16日推出了第一期的小火鸡光盘吃播以来,市教科所附小的吃播节目已经拍摄并播放了十三期。 据傅老师介绍,小吃播的选拔有自主报名和班级推荐两种。只要是一周五天之中有三次以上都能做到光盘的学生,就可以得到一张小火鸡贴纸。拥有小火鸡贴纸的同学,才能获得自主报名或班级推荐成为小吃播的资格。如果是自主报名,还要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同意,考察他平时的光盘表现。 第十三期的吃播是205班的林臻星同学,他就是自主报名成为吃播的。他拥有13张小火鸡贴纸,是班级里第二多的。拥有14张小火鸡贴纸的钱泽翔,已经在他之前成为了吃播。 每周小火鸡吃播的拍摄时间是周一放学后。每到周一,傅老师就会联系配餐公司单独送两份根据周三菜谱制作的餐食到学校。放学后,当校园中彻底地安静下来,小火鸡吃播的制作团队就开始干活了。首先是新一期的小吃播同学,在拿到加热过的餐盒后,需要先对里面的菜进行了解,现场准备好介绍的解说词,包括:菜的种类,有哪些菜,这些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比如说肉类富含蛋白质,可以增强体质等。把每道菜介绍过后,小吃播会依次吃一下,介绍这些菜的口感。最后再把餐吃完,并说出口号“今天我光盘了,你呢?” 小吃播不仅仅带动校园光盘,还…… 除了固定的介绍流程外,每位“小吃播”都有自己的演绎风格。 第一期吃播的拍摄者是602班的韩宇鑫同学。他说:“没想到作为一个吃货,会成为老师和同学们推荐的第一任‘小吃播’。当时在拍摄的时候还有点小紧张,不过看到最终的播放效果,觉得挺好的。其实要光盘要节约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吃播视频可以起到‘点醒’的作用,我觉得很有意义。” 第九期601班的黄道平同学以幽默搞笑的一句“妙……啊”,让全校的孩子都记住了他。“拍了吃播视频后,只要我走在校园里,就总是有同学跟我打招呼。小火鸡吃播不仅能推广光盘,倡导节约粮食,还让我变得更大胆了。现在,我觉得自己很有戏精的潜质,有一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感觉。” 视频素材拍摄完成后,603班的张亦希同学会继续负责后期的剪辑制作。张同学的爱好是摄影,因为平时就喜欢拍摄,所以她成为了小火鸡吃播的专用技术支持。她认为,吃播节目不仅很有意义,而且带给自己的锻炼也很大。从中,她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各年级学生沟通的交际能力,还有技术层面的专业能力。 到了周三中午,当周制作的吃播视频就会在每个班级中播放。“在学生们吃饭之前,会先放吃播视频。其实到中午的时候,孩子们都有点饿了,再看视频中的同学吃得那么香,感觉就更饥饿了。所以每周三的中午,孩子们都会吃得快一些,光盘的人也会更多一些。”傅老师介绍。这也许就跟成年人半夜看吃播视频时一样吧,会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好想吃好想吃好想吃”的感觉。 让餐饮浪费后果可视化 据了解,市教科所附小共有二十四个班级,其中20个左右的班级每个月都能做到全班光盘,而这些班级就会成为光盘侠明星班级,获得学校授予的班级集体荣誉。 除了正面引导学生光盘外,市教科所附小还发挥科学研究强项,从浪费的后果入手,利用学校的“水净化”设施,把浪费的后果进行可视化。通过实验模拟,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被浪费后的食物进入大自然循环后会造成什么样的污染,从而深刻体会到光盘节粮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