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萧山来氏家谱编修,揭开了58年前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去年,负责编修来氏家谱的工作人员找到我,希望补充舅舅来汉宣的资料。没想到却意外发现了舅妈朱伯颖与‘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竟有渊源。”几天前,在萧山区闻堰街道黄山新村,朱伯颖的外甥汪国璋向记者揭开了这段历史。 许多人知道,1963年的3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成为家喻户晓的平民英雄。然而,少为人知的是,毛主席的题词是在2月22日;更鲜为人知的是,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倡议者之一和经办人朱伯颖,是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的萧山闻堰乡贤来汉宣的妻子。 时针拨回到1963年,全国媒体都在宣传雷锋的事迹,雷锋成为和平建设时期青年中的杰出典型。当年2月,面向全国青年的《中国青年》杂志编委会决定为学习雷锋同志编一个专集。如何编好这个专集,编辑部的同志展开热烈讨论。此时,有人提议请毛主席题词,获得大家一致响应。 那么,请谁来起草给毛主席的信?杂志社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从团中央统战部研究科转来《中国青年》担任编辑的朱伯颖。 随后,朱伯颖拟好信件,主要内容是:“现在全国已掀起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我们《中国青年》拟出一期‘学习雷锋’的专辑,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个先进典型,教育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时期更好地锻炼成长,恳请您老人家为雷锋题词。”信不长,大约三四百字。 起草好信稿经过该社领导反复斟酌,修改好后,大家还请总编室毛笔字写得好的同志用一张小的竖的宣纸用毛笔字抄清,并在信封上写下“中南海,呈毛主席”。 给毛泽东的信是1963年2月16日送到中南海的。 此后,负责起草这封信的朱伯颖成为与毛主席办公室联系的经办人。信送出后几天,她给主席办公室打了两次电话,第二次就获悉毛主席答应题词的好消息。兴奋之余,朱伯颖代表编辑部再次请求毛主席:“‘学习雷锋’专辑准备3月1日出版,付印时间是2月26日,请主席最好能在2月25日前题好。” 2月22日下午3点多钟,朱伯颖接到电话,词已题好,请派人到中南海西门的收发室去取。取回信件后大家把信拆开一看,“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朱伯颖更是所有人中最激动的一个,因为在信封的背面,写着“中国青年杂志社朱柏颖同志亲收,中南海林寄”的字样。 经过党中央研究,3月5日由新华社发通稿,全国各大报纸同一天发表。中国青年社3月2日出学习雷锋专集,刊登毛主席的题词,《中国青年》提前了3天发表。 “后来都说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题词’的日子,其实是2月22日。3月5日是纪念日。”汪国璋笑着说道。 随后,毛主席的题词被送入了中央档案馆,而这个信封则跟随了朱伯颖40多年。“这么多年多次搬家,始终珍藏着这个信封。”汪国璋说。2004年9月,朱伯颖将信封捐赠给了青运史档案馆。 “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个带着萧山印记的故事,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汪国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