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杭州温度丨陈立群:爱与责任 无问西东
编者按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自2005年以来,杭州先后评选出160余名“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和130位“最美杭州人”。无数个平凡又不凡的身影,成为美好杭州最生动的注解。浙报杭州分社联合杭州市文明办推出《榜样力量·杭州温度》,剖析榜样的心路历程,听听他们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理解,汲取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远山如黛,细雨如烟。
在距离杭州市区2个多小时车程的临安山坳间,我们再遇陈立群。正在家里收拾行装准备再赴贵州的他,心里装着1600多公里外的另一座“大山深处”:“这时节,在台江应该也正下着雨。”
让他惦念的不是台江雨中如画的山水,而是孩子们上学时湿滑的山路。一边是牵肠挂肚的苗族孩子,一边是90多岁的老母亲,几年来,他在杭州与贵州之间经历了80多个来回。陈立群笑着说,自己这一次去台江是为了“送考”,要为当地每一位走进高考考场的学生击掌助威,很多学生说,看到陈校长,心里就不慌了。
这份信任的起点,源自六年前的夏天。当时身为原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的陈立群,把已经开出百万年薪的民办学校聘书轻轻放到一旁,独自背起行囊,走进贵州省的连绵群山,担任起贵州黔东南台江县民族中学的校长。他开出的唯一“条件”是:分文不取,扶贫支教。
土生土长在浙江的陈立群,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后半生就此与千里之外黔东南这片陌生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
陈立群曾在《我在苗乡当校长》一书里记录过自己彼时的心声:我很荣幸成为千千万万脱贫攻坚奋战者中的一员,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赴杭州市对口支援的黔东南州支教,亲历这场伟大的战斗和事业。
一座桥两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
加诸于陈立群身上的标签很多,但当记者让他选择其一描述自己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老师,陈立群。
这样的选择并非无迹可寻。从陈立群家的窗口望出去,是一间低矮的闲置仓库,但陈立群告诉我说,在他儿时,那里就是村里唯一的小学,“四个年级,一个老师,一个年级一列,老师一列一列教过来。你无法想象那时候的艰苦。”
但陈立群从不觉得苦,在他看来,那朗朗书声就代表着走出大山的机会。后来,年久失修的空置校舍被倒下的大树砸了一个大洞,他还亲自掏了腰包修缮校舍。
那里,装着他的童年,也载满了他的乡愁。
我们在他的书里,读到过这样的乡愁——
我出生在杭州市临安区的农村,家住在必须攀登数百级台阶才能到达的塔头岭上。20世纪30年代,由于大水冲毁了岭上的一座桥梁,岭上三个自然村村民的出行受阻,因此我的爷爷出资修建了一座石拱桥。这座桥至今保存完好,修桥一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从家里到学校有30多里路。有一次,我和妈妈闹了别扭。妈妈说,要么你别读高中了;我当时气也上来了,说不读就不读。不料,这简短的对话被我父亲听到了。他老远甩过来一句:“别的事情可以商量,读书的事情没得商量。”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我很明白:只有读了书,有了知识,未来才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爷爷修的一座桥,影响了我的人生;父亲说的两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之所以在退休之际选择支教,我最初的动力也在于此。
既要“春风化雨”,也需“当头棒喝”
“久渴渐成愁”的贫困地区,需要一泓泓甘洌的“清水”。
地处“天下苗族第一县”,民族中学是台江县唯一的高中,3000名学生中有1300多人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这里曾一度承载着让孩子通过高考走出大山的希望,但带着责任和情怀的支教,也绝不是一次理想的浪漫之旅。
“原以为这里只是管理和理念差,没想到问题还不止于此。”刚到台江民中,陈立群面对的便是险滩硬茬:学生不学,老师不管,家长更不重视。
在家访中,陈立群发现很多苗寨里的一些女孩子甚至不识字;在课堂上,有一次发现最多的班上有37名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当时,台江民中的高考本科上线率仅10%左右。“这就是当地的闲适文化,要想春风化雨,首先得当头棒喝。”
浮躁止于宁静,惊雷响于无声。当时签约一年的他,一点没有“临时工”的意思——封闭式寄宿制管理、每周“同课异构”、校园“安静”计划……几剂“猛药”接踵而来,直击学校沉疴。
改变在大山深处悄悄发生:
曾经“民中教师上午9点签到11点签退”的“台江时间”被扭了过来;
学校里停工4年的综合楼在他的协调下重新动工,地下室改成了宽敞的食堂,一口锅变成了六口锅,就餐井然有序;
推进学生宿舍的内部装修,实行封闭式全寄宿制管理,教师值日延伸到宿舍管理,吵闹声不断的宿舍楼安静了下来;
出台16项制度,在值日考勤、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规范。
大刀阔斧下,学校精气神为之一变——学生和老师告别了过去“野蛮生长”的状态,在各项有效制度的推动下,“慢一拍”的台江民中开始咬合“齿轮”,正向转动。
短短5年,台江民中“脱胎换骨”,高考本科上线率翻了两番,从“全州垫底”冲到“全州第一”;2800多名学生考上本科,改写命运;去年成绩最好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实现了台江教育史上零的突破。
“去年的高考成绩与我当校长时不相上下。”陈立群很欣慰,“这充分印证了台江的学习氛围已经上来了,教师队伍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亲爱的陈爸爸:您好!请允许我们能这么叫您……一个人的影响是永恒的,您所带来的一切新事物、新思想是同学们的宝藏……”
这是一封从门缝塞进陈立群办公室的信,落款是“高二某班全体同学”。
这样的信,陈立群手上有厚厚一沓,大部分来自学生,写满了感谢。不论什么内容,每封信都字迹工整,真情实感。
陈立群珍而重之地保存着这些信。在他看来,这些信都闪着光,哪怕是微小的光芒。
因为在大山里,即使是再微弱的光芒也来之不易。“你很难想象,在这个大山里,有很多女孩连小学都没有上过,很多成绩很不错的女生,被迫初中就辍学在家务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决定在“冰层”上凿开一道缝,从孩子父母入手,改变落后的家庭观念。于是,一席西装、一双皮鞋、一个双肩包,陈立群走出学校,走遍了台江10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村一寨做工作。
“从2016年开始,每年高考放榜,我都会带着老师们翻过大山,来到村子里,给考上大学的孩子们放鞭炮、送喜报。”陈立群说,把红彤彤的奖状送到学生和家长的手上,就是一种鼓励一种影响,“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我们想从根子上改变当地落后的理念。”
让陈立群感到欣慰的是,受到他们的影响,2019年开始,很多苗寨已经自发开始给考上大学的孩子办起了“庆功会”,越来越多的孩子回到了课堂,走出了大山……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会结束,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陈立群总在思考,自己离开后,能为这里留下些什么?
于是,他主动接手了许多“分外之事”:贵州省教育厅成立“陈立群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他义务授课,接收台江县初中、小学校长跟岗学习;他推出了“小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不同年龄梯度的教师培养行动计划,聘请专家对青年教师实行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组织老师到杭州名校开眼界学经验;在贵州当地,接受过陈立群培训的校长、教师超过一万人次……
“教育脱贫攻坚,必须以扶教师的志、扶学生的志、扶家长的志为切入点。”陈立群在教学楼前开辟了一片“志向林”,他曾不断鼓励学生,所有的支持与帮扶都是外在的,振兴黔地苗疆,要靠一代代年轻人的真正觉醒。
2020年底,浙江省对口帮扶的四川、贵州、湖北、吉林4省80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故事的起点: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中,按照“一省对一省”的原则,浙江省今后结对帮扶四川省,由此浙江省全面帮扶进入新阶段。
东西部协作不会就此止步,陈立群一路向西的脚步也不会停歇。
自2020年暑假卸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后,作为“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已先后30多次回到这里,除了关注台江县民族中学,还走遍了台江县所有的乡村小学幼儿园,开展管理上的方法指导。同时,还走进威宁、望谟、册亨等贵州边远山区县的60多所乡村学校,开展教育诊断指导。
“因为心里总放不下他们。”在他看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这里的孩子不缺志气不缺智慧,他们缺的是一个走出大山的机会。”
而这样的机会,只靠一任校长一次帮扶远远不够,需要星火传递,接续传承。
在陈立群家的村口,有一片200多年的大树默默伫立着。
六年前,陈立群启程远赴贵州时,曾在这些树下与九旬高龄的母亲话别。当时的话,音犹在耳:儿去贵州,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
此间心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