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救在身边”高质量书写应急救护事业新篇章

2022-12-23 09:07:32

拓展服务阵地 普及急救技能 壮大救护队伍

杭州日报讯 “截至11月底,新(改)建应急救护实训基地20个、新增应急救护考点15个、应急救护实操体验点53个、应急救护持证人员9.9万名,整体完成率107.59%。”今年,杭州市“红十字救在身边”工作被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市红十字会用一张张高分答卷,擦亮“快一点‘救’在身边”幸福杭州文明实践“金名片”。

家门口就有应急救护实训基地、考点、实操体验点,全市域“急救侠”志愿者队伍持续扩大,“四位一体”急救响应体系逐步建立……自2021年6月中央文明委将杭州市“红十字救在身边”项目列入重点工作项目基层联系点以来,市红十字会通过“部门协作、行业拓展、数字赋能”,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吸纳社会力量、优化服务供给,落实“五个一”工作举措,贯通城市、乡村应急救护阵地网络,在迈入共同富裕新征程中,为百姓筑起一道可及、可用的生命健康安全屏障,推动新时代应急救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学急救”到“会急救”

推动应急救护工作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心搏骤停怎么办?对于非医务人员,首先要在10秒钟之内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呼吸停止。如果都没有就可判定为心搏骤停,要立刻实施心肺复苏……”位于临平区乔司街道的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实训基地,一场生动的救护培训活动引来不少市民参与。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救护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具有救护知识的志愿者数量不断上升。从杭州被确立为中央文明委重点工作项目基层联系点以来,已有22例现场成功施救案例。今年以来,市红十字会加强应急救护阵地建设,增加实训基地、应急救护考点共36个,新增选拔600余名二级以上救护培训师,拓展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推动应急救护工作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走进临安区市民中心应急救护实训基地,一台应急救护培训一体机映入眼帘。学员点一点机器上方的智能屏,就能学习急救知识、了解志愿服务动态及各区县红十字“三救三献”核心业务。一体机下方还配有自动体外除颤器。“我们这个基地设在服务大厅,来往办事群众很多,如果发生紧急情况,随时可取用急救设备。”工作人员介绍。

基地的培训教室进行了标准化布置,内部还配备了气道异物梗阻自助训练机、心肺复苏自助学习机等多种紧急救护实操培训设备。参加救护员培训的学员在线上自助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老师利用考核模块对学员进行心肺复苏实操考核,通过后为学员颁发救护员证。

这是全市应急救护实训基地的生动缩影。“对标要求,建设实训基地要求场地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配备4名以上专、兼职二级以上红十字救护培训师,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与体验活动,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和逃生避险技能等服务。应急救护考点要求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取证考核工作,配备2名以上考官。”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应急救护实训基地建设集培训、体验、传播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持证培训“教考分离”,提升急救培训质量,让学员既学会急救,更敢于急救。

从“远距离”到“家门口”

应急救护实操体验“推门即享”

家门口能否体验急救培训?如何让急救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实现急救技能广覆盖?

设在余杭区仓前街道葛巷社区的应急救护实操点,今年已普及性培训2058人,辖区789户家庭中有1180人经培训成为持证红十字救护员。实操点共有5台24小时都能取得的自动体外除颤器、一支由55人组成的救护队、1180名救护员,集“救护员、救护队、救命神器、救护E站”于一体,市民可随时推门而入学习相关急救技能。

拱墅区在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的集救护培训、安全体验、人道传播功能为一体的现场体验式培训基地,供市民学习航空逃生、火灾逃生,被授予国家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称号。

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常态化”要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农村文化礼堂、民生综合体、博爱家园等阵地,今年,市红十字会提质增效,优化服务供给,逐步打造“培训、考核和自助体验”应急救护服务阵地,50个实操体验点形成辐射乡镇街道的培训阵地网络,让基层群众人人能享急救培训。

今年7月25日,富阳区红十字会、春建乡红十字会联合浙江交通集团富阳服务区建立红十字救护站,一亮相就引来过往旅客驻足体验。这是富阳区首个位于交通场站以应急救护实操体验为特色的救护站,填补了高速应急模拟救护体系的空白。经过前期选址,体验点设在富阳服务区客流量较大的金华、温州方向主楼入口内,过路旅客可自助学习操作心肺复苏设备、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实操设备、自动体外模拟除颤训练仪,使用电子血压计、急救箱、轮椅、颈托等。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操作的梁师傅竖起大拇指:“一直觉得心肺复苏很重要,但从来没机会接触,没想到今天在服务区学上了!”

此外,设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菜鸟驿站快递服务点的“救在身边”实操体验站,为年轻大学生群体填补了急救空白,受到全校师生点赞。一年来,学生急救知识普及率100%,通过培训考核领取急救员证人数500人以上。

进社区、进农村、进服务区、进高校……这一年,“红十字救在身边”工作全领域覆盖,全方位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程度,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提供急救保障,为“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贡献红十字力量。

变“偶遇式”为“精准式”

数智赋能打造多跨协同急救志愿服务专区

“距离938米处,有一名市民生命垂危,需要紧急救助。”今年10月18日下午,正在滨江区上班的“90后”小伙谢其阳,突然收到一条互联急救App紧急救助短信。他立马奔赴事发地,为心搏骤停的伤者进行心肺复苏,直到120救护车到达。

两年前,谢其阳参加了上城区红十字会举办的救护员培训班,经过理论、操作考核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并注册成为一名“红十字急救侠”,至今已参与16次现场急救。

目前,杭州应急救护持证人员有32万人次,今年新增12万余人。尽管救护员数量逐年递增,但心搏骤停患者能被第一时间救治的概率依然不高。

如何变“偶遇式”急救为“精准式”急救?今年,市红十字会在“志愿浙江”平台探索打造多跨协同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专区,助力各类应急救护志愿队伍依托平台组织开展活动。随着一个个持证救护员加入“红十字急救侠”志愿者队伍,“快一点、救在身边”健康杭州新模式正加速构建。

依托“文明大脑”综合数字平台,西湖区先行先试,开发出“救在身边·志愿同行”应用场景,集应急呼救响应、AED导航、应急救护培训、急救志愿者招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发挥群众院前急救志愿服务作用,解决救护员和突发情况求救者信息断链等问题。发生紧急情况,市民通过支付宝或浙里办App登录“志愿浙江”服务平台,只需点击“一键呼救”就能呼叫救护员,争取黄金救援时间。截至今年12月,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165万人次,注册用户23.4万人,注册“急救侠”志愿者1.2万人,实现呼救响应466人次(含测试),获评“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入选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成果展内容。此外,杭州市“救援队赋能计划”、余杭区“救在身边”多跨应用和“生命髓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全流程场景应用、富阳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场景,被选为全省红十字系统数字化改革试点工作。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一件件“关键小事”托起民生福祉。今年,市红十字会与市文明办联合下发《杭州市“红十字救在身边”文明实践行动实施意见》,市红十字会与市城管局联合下发《杭州市城管系统“救在身边”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力争实现“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现场都有救护员施救”等。杭州正通过全域统筹协调,完善应急救护工作体系。

如今的杭州,一、二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有3000余名,一批批最美“急救侠”、优秀急救师资持续涌现。其中,夏振辉被评为全国红十字“十大最美救护员”;在今年全省十名“救在身边·最美救护人”中,杭州就有两人。随着施救行为被纳入“数智杭州”爱心积分,全社会“红十字救在身边”文明新风尚日益盛行。

未来,市红十字会将围绕“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目标,优化推进全市应急救护工作,扩大部门、行业培训覆盖面,织密应急救护知识科普网,为群众提供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助力应急救护事业现代化发展。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编辑:陈俊男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