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最美杭州人”候选人公示

2023-11-27 09:46:39

为进一步推进“发现‘最美杭州人’、争做‘最美杭州人’”主题宣传活动,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第十一届“最美杭州人”选树活动。经单位推荐、评委初评、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产生了20名候选人,即日起进行公示,为期3天(11月27日至29日)。如有异议,请在工作日9:00-17:30拨打电话85251669/85251609或发送邮件(hz85251609@163.com)如实反映情况。

1.王叶晨梓 男,32岁,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钱江分院副院长

主持完成的“城市道路地下隐患智防应用体系”推动用数字化手段重塑道路塌陷防治工作,已在杭州市十区建成区约890平方公里范围内推广运行,获评2021年浙江省数字政府系统最佳应用、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主持搭建的“杭州市CIM基础信息平台”已初步形成直观可视的全空间一体化三维数字底座,助力多部门数据共建共享。

2.王晓珍 女,43岁,临平区塘栖镇三文村晓珍发艺工作室店长

王晓珍先天听障,她刻苦学习理发技艺,经营理发店同时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比赛,曾获2016年杭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美发项目第一名、2018年浙江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美发项目第一名、2019年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美发项目第一名的殊荣。一步一个脚印,她凭借自身聪慧和不懈努力,精进美发技艺。2023年3月25日在法国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美发项目上,她一举夺金,为国争光。

3.孔樟良 男,58岁,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

孔樟良作为建德市草莓首席专家,36年兢兢业业扎根基层为莓农服务,手机号已21年没换,他说“不能换,换了莓农找我就不方便了”。他帮助莓农提质增收,主持选育推广建德市首个草莓新品种“建德红”,每公斤售价达200元以上,被莓农热情地称呼为“草莓教授”。他说,“做草莓研究,就要把大棚视作第一战场,把莓农视作最贴心的‘亲人’”。

4.向建平 男,41岁,杭州脉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主导研发的心脑血管智能诊疗产品累计获得18个注册证(国际认证),其中冠脉功能学评估产品是全球唯一同时获得NMPA、FDA与CE认证的产品。产品线涉及心脑血管病全诊疗流程,冠脉功能影像分析系统QFR-A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80%以上,已为所有患者减少医疗费用累计达1亿元,为全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向院内外预防、筛查、诊断、救治全流程管理的发展方向作出贡献。

5.孙凤珍 女,63岁,西湖区转塘街道双流社区居民

自1986年开始,孙凤珍就一直在辖区内某部队里做志愿者,帮士兵们补衣服、理发、洗衣服,整整24年,“孙大姐”送走了一拨拨战士。退休后,她又和部队同志定下“燎原之火”计划,开启集体资助贫困大学生之路。她说,“虽然咱们捐的钱不多,但是咱们人多力量大,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帮贫困的孩子们上大学!”

6.何小凤 女,58岁,钱塘区百莲花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

何小凤秉持“细心、用心、真心、爱心”,始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发挥着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百莲花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开展亚运宣传、便民服务、垃圾分类、平安巡逻、爱心帮扶、反诈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还带领骨干志愿者参与上沙“善手艺”巾帼共富工坊,制作手工用于公益义卖、社区慰问老人与一线工人,赢得了身边居民朋友的尊重和钦佩。

7.汪豪斌 男,31岁,拱墅区公安分局石桥派出所民警

2018年的一天,汪豪斌在接到110指挥中心下发的一起高空救援警情指令后,火速赶往现场,凭借其曾经身为国家体操运动员所特有的灵敏性和爆发力,瞬间将坠落女子往上托举,将其救回安全地带。此后,汪豪斌还处置了多起高空救援警情,他积极总结经验,将高空救援开发成一门实用的警务课程,并在全市公安系统推广。

8.宋晓兰 女,52岁,淳安县临岐镇残疾人托养中心负责人

宋晓兰全身心扑在照顾敬老院的老人和残疾人身上,七年如一日,为老人端水喂饭、洗衣擦身,临岐镇的敬老院、残疾人之家从原先的一家发展到五家,照顾的老人也从34人慢慢增加到240人。她始终把敬老院的老人当作自己的家人,为他们采购服装,陪他们在节假日搞活动,每月28日还为当月生日的托养人员举办生日宴送上祝福。

9.张中雷 男,46岁,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

他曾连续参加三次国庆大阅兵,退役后受聘为浙江省武警杭州支队执旗护旗集训队“专家教员”,担任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国旗仪仗队总教练。三个月里,每天训练超12个小时、与队员们同吃同睡,将刚入伍的武警战士锻造成一支达到国家仪仗队标准的标兵,出色完成亚运保障任务,用精彩亮相向世界人民展现了大国仪仗、杭州风采。

10.陈有钱 男,30岁,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云栖路消防站班长

入队11年来,他始终坚持人民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无论是防汛抗洪还是应急救援,他都冲锋在前、敢为人先,累计参与灭火救援2000余起,抢救群众100余人,先后处置“10.20杭千高速76车追尾事故”、新安江九孔泄洪前置执勤等急难险重任务,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以杭州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好人民的“守夜人”。

11.陈剑明 男,54岁,杭州红十字狼群应急救援队大队长

陈剑明带领狼群应急救援队连续8年开展专业应急救援等相关专业社会服务,累计解救生命危急的群众697人;2022年,团队受中国红十字总会派遣,前往执行上海防疫抗疫紧急任务;2023年,为确保亚运会赛事运行安全,他统筹安排、带领队员开展亚运志愿者应急救护培训,保障场馆应急,护“杭”亚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成绩斐然。

12.杭州亚(残)运会杭州冠军团体

在刚闭幕的杭州亚运会上,杭州运动员陈雨菲、黄雅琼、洪金权、叶诗文、崔阳、费立纬、蒋雨露、王丛康、王楠、邹佳琪、范逸婷、俞诗梦、吴依铭、王淳煜、黄艳、冉静蓉、侯逸凡、程虎、程龙、付豪杰、郭润民、姚兴、周珂等23人夺得19块金牌。杭州亚残运会上,徐海蛟、王李超、姜胜男、谭玉娇、姚依楠、李樟煜、孔桥丽、杨明源、陈亮亮、于德义、许淼、王春艳、曹振华等15人荣获23块金牌。以他们为代表的杭州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为杭州添彩,创造了杭州运动员自参加亚运会以来的单届历史最好成绩。

13.国网萧山区供电公司点亮玉树团队

这是一支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公益团队。团队发起“点亮玉树”项目,将光伏设备送到海拔近4000米的玉树县,帮助灾后玉树实现“校校有电”,助力因灾失学儿童复学;团队众筹多方资源,启动对口交流工程,完善当地基础设施。12年来,累计援建13座无电学校光伏电站,开展658名高原师资培训,在24所学校58个教室布点空中课堂,惠及师生21006名,辐射扶贫藏区35080人。

14.金伟 男,37岁,杭州亚组委外联部代表团联络主任

在亚运筹备期间,金伟凭借突出的英语能力、丰富的外事经验,负责组委会与亚洲45个国家(地区)代表团的日常联络工作、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联络服务工作,为亚奥理事会主席来访接待、亚运及亚残运代表团团长大会、6次协调委员会会议等各类外事活动做好保障。赛时,他担任代表团联络主任,负责牵头协调各参赛代表团之间的沟通联络,得到各方的高度肯定。

15.郑龙华 男,64岁,临安区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幼年时郑龙华因不慎跌入火坑,失去了宝贵的双手,然而,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用摄影捕捉生命中的“光”,坚持以影像弘扬主旋律、讲述中国好故事,照亮自己,也点亮世界,被誉为“无手摄影家,神州第一人”。从影40多年,他自筹资金,走访中国100多个县乡,完成对100多位优秀残疾人物的拍摄;主持基层摄协工作25年,开展各类摄影惠民活动,培养上百名摄影人才。

16.赵雪红 女,57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从事临床护理和管理38年,在SARS、H1N1甲流、H7N9禽流感、汶川地震、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等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奋战在急危重症一线,曾创造“新冠危重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纪录,业余时间参加“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志愿服务,累计护理唇腭裂患儿800余人次。主持开发的“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获全国护理管理创新奖。荣获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

17.章勤 女,58岁,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

深耕临床30余年,以精湛的医术服务于广大患者,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妇科调经、助孕、安胎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致力于何氏妇科学术流派的整理、总结、继承和发扬。牵头组织成立了长三角妇科流派联盟及浙江省中医妇科专科联盟,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在多家基层医院设立名医工作站,在医教研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帮扶与合作。

18.蒋金法 男,55岁,桐庐县旧县中心学校教师

从教34年一直扎根农村教育,教育教学成绩优秀,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1998年,在承担学校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同时,接受学校工作安排,当起了射击教练员。20多年来,他边学边教,不断丰富射击知识,从“门外汉”变成“射击通”,从“走廊教练”变成了“金牌教练”,培养输送了包括全运会、省运会射击冠军等大批射击运动的优秀苗子。

19.韩璧丞 男,36岁,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韩璧丞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脑控智能义肢,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不到国外产品20%的价格、性能超出同行产品的效果,极大降低患者支出,成为国内普通家庭都能买得起的高科技产品。研发的脑机接口应用到治疗神经疾病,千名自闭症儿童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还免费为全国上百名残疾人安装仿生手,累计资助产品价值4000万元。

20.戴关润 男,桐庐县公安局原退休干部

多年来,他多次主动向党组织交纳大额党费,表达对党和国家满满的爱,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交纳了50000元党费,还连续24年给县慈善总会捐款共计22万余元。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叮嘱妻子替他完成捐款10万元的遗愿。“我自己只要吃饭、看病的钱够用就行,其他的都拿出来帮助别人、回馈社会,我才心安”,这句话也成为他一生无私奉献最好的注脚。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