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润临平助亚运 文明滋养满城芳
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心,是充满温度的花朵盛放的地方,从活力之城到热情之城,通过这场亚运盛会,我们在临平见人、见心、见文明、见风景。城市“文明有礼”,临平有底蕴,有基础。临平有40公里长的大运河、中国三大赏梅胜地之一超山、中国明清江南十大古镇之一塘栖;这里是苏东坡诗中“迎客西来送客行”的杭州东北门户,也是近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笔下的“江南佳丽地”。临平致力于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着力打造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完善、生活更舒适的宜居家园。如今的临平,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城乡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文明的种子日益植根到每个人的心田,成为自觉行为准则和基本价值取向。
锚定“深度融沪桥头堡、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绝佳的基础配套吸引人才安家落户,临平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新杭州人”的家。临平作为浙江最“年轻”的市辖区,人口10年增长近一倍,常住人口与2010年相比增长99.84%,15-59岁青壮年人口比例74.8%!从默默无闻的“小家碧玉”一跃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宜居宜业之地。
走过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桥——广济桥,临平古城的历史风貌依稀可见;沿着一条条绿道水网,沿线美丽乡村景观串珠成链;新城区里,繁华的商业综合体围绕在地铁站周边,人民广场传来欢声笑语格外热闹。
形成合力 凝聚全民运动精神力量
从小在星桥长大的周小绍当过健身教练,送过外卖,也进过工厂打过工。有次工作期间,他无意中接触到了柔术,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项目。经过刻苦训练,周小绍在30岁时破格进入国家队,心怀热爱的他以无畏精神征战亚运赛场。这是临平区汇聚体育精神、凝聚全民运动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临平区在亚运场馆——临平体育中心开展“迎亚运”攻坚动员暨第一届人民运动会。全区镇街、机关工作人员代表、运动爱好者欢聚一堂,用别具特色的演出、活动,以全民参与的形式,传递人们喜迎亚运的热情和对亚运盛会的期盼。
体育场上活力四射,临平人民广场的观赛大屏前的观众也是热情满满。“在广场上就能同步观看运动会开幕式,感觉像看电影似的”“这个观赛空间大屏转播也是很清楚,能让我们隔街就能感受到现场的热情氛围”“期待亚运会的转播”……晨练散步的市民三两成群、驻足停留,在广场上“邂逅”一场激情四射的演出,时不时还拿起手机记录下精彩时刻,伴着周围的鸟语花香,感受运动带来的魅力与活力。
临平体育中心、塘栖中国盲人门球训练基地、杭州跑步中心、大运河绿道、塘栖运动活力园等运动场馆区域焕发新生,成为临平区全民参与、全民运动的新力量。临平区作为杭州亚运、亚残运会的重要承办城区之一,共有3个场馆,承接了空手道、足球、排球3个亚运项目和坐式排球、盲人门球2个亚残运会项目,共计产生金牌19块。亚运会的运动魅力将传递到每一个临平人的心里。
亚运赛场之外,还有更多临平力量参与其中。“这次在家门口召开亚运盛会,我感到特别自豪。作为一名民警,我们将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警力、更强的决心,投身于护航亚运的工作中。”区公安分局志愿者说。
多措并举 实现志愿服务“临”距离
临平区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将助力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内容一体推进,从最优机制、最好平台、最强力量三个维度不断发力,以高校共建、平台共建、社会共建等为主要形式,探索全民参与、精准触达的志愿服务“临平模式”,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召开提供坚强助力和志愿服务保障。
“点、线、面”三维攻坚,创建“满城志愿 奉献亚运”阵地新体系。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184个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打造26个“城市侧”亚运城市志愿服务“七类重点区域”站点,153个“社会侧”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拓展300余个“满城志愿”服务爱心点,形成星罗棋布的满城志愿服务阵地,进一步夯实亚运城市志愿服务“风景点”“风景带”“文明实践矩阵”建设。
以构建完善全民参与志愿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重塑机制”“高校共建+社会引导”“人才(项目)孵化+评价激励”等载体,构建志愿服务“要素共同体”“平台共同体”“引育共同体”新模式,努力打造“志愿之区、文明之区、活力之区、共富之区”。全区建立100余个“10+N”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建立志愿服务“总队—大队—中队—小队”,累计注册志愿者40余万人,建设各类志愿服务站点1000余个,实现每3个临平人中就有一位志愿者。
积极发挥志愿服务队伍效能,加强对亚运场馆周边、高铁站等交通场站、大型公共观赛空间等七大类重点区域的优化工作。今年以来,临平区社会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人数123766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2619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87151小时。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事期间组织重点区域城市侧志愿者1200名,分别负责8个不同业务领域,为参(观)赛人员、中外游客、新闻媒体等与赛事工作关联人员提供信息、语言、交通、旅游、应急等志愿服务内容,亚运期间累计接待观众10万余人,志愿时长约98336小时。为聚焦聚力高水平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营造“人人参与亚运、人人服务亚运、人人奉献亚运”的浓厚志愿服务氛围提供临平力量。
持续行动 打造文明实践临平样板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以挖掘大运河文化为例,临平区提出“聚力打造大运河畔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板”的目标,将文明实践纳入全区共富样板建设十大行动。临平区“构建三个‘共同体’打造全民志愿服务助推精神共富样板地”入选杭州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第一批最佳实践,“构建新时代全民参与、精准触达的志愿服务‘临平模式’”入选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第三批试点。
作为全国文明镇,塘栖镇发挥引领示范效应,在统筹活动上,打造了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成场地共享、队伍共建、活动共创、结对共促的新局面,并通过“乘数效应”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今年以来,临平区累计开展126次“大篷车”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近5万人次。在临平区各镇街,文明“大篷车”的身影十分常见,它们开进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各个活动现场,理发、磨剪刀、配钥匙、手机贴膜、健康咨询、急救培训、小家电维修等服务吸引了不少市民。例如南苑街道西安社区文明“大篷车”服务现场,工作人员以贴近居民生活为出发点,为居民进行健康义诊与防诈骗知识政策宣传,让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全方位的贴心服务。文明“大篷车”驶入社区、开进村庄,送的是小服务,彰显的是大文明,顺应了群众的期盼和需求,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组织开展“迎亚运 百万市民清洁城市”大行动、邻居节、亚运知识普及、文明观赛等系列活动900余场,持续打造文明环境秩序。承办浙江省文明办“全民亚运 与我同行”走基层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礼让斑马线、垃圾要分类、聚餐用公筷、带走半瓶水等系列文明行动的宣传倡导活动50余场。投放海报13万余份、致市民的一封信43万余封、亚运宣传册4.8万余份,楼道、家庭覆盖率达100%。深入开展“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持续推进文明出行等好习惯养成文明实践活动,建立“8+8”工作模式,每日早晚高峰时期,每个路口落实8名执法力量、8名志愿者,加强路口秩序管控,向志愿者统一配发红马甲、雨衣、红旗、哨子等物资15000余份。
举办国庆期间“五星红旗升起来”活动,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亚运通勤道路两侧等升挂国旗,举办“十一”升国旗仪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策划开展“迎亚运倒计时100天”文明传播活动,组织“美丽临平人”、窗口行业服务亚运领域典型等,向社会发出“迎亚运盛会 展文明风采”倡议,制作宣传公益海报,通过区属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举办首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充分利用微短剧传承和弘扬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筑牢根基 引领新时代文明风尚
今年是杭州市打造“最美”品牌十周年,临平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打造“浙江有礼 和润临平”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建设“15分钟文明实践圈”,扎实推进道德模范、最美志愿服务典型、“美丽临平人”选树宣传工作,不断完善评选机制,强化模范人物褒奖,弘扬社会正气,打造最美现象风景线。一年来全区选树“美丽临平人”50人,其中获评中国好人1人、浙江省道德模范1人,取得重要突破,同时获评浙江好人、杭州好人、最美杭州人9人,涌现出丁列明、盛灵等一批道德典型,“乔司好声音”理论宣传服务队、临平群星滚灯艺术团、叶阳辉、黄钢峰、邹华等获得全国荣誉,累计获得国家级志愿服务典型4个,省级志愿服务典型4个,市级志愿服务典型27个,发布区级志愿服务先进200个。人民日报、新华社、钱江晚报、文明杭州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多次报道点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营造出全社会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从三年来每天坚持“十五分钟”只为计大姐吃上一顿“暖心餐”,到爱心接力,号召同事们集体帮助有需要的人,再到如今成立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的志愿团队和志愿服务工作室,让友善之花开遍临平区的大街小巷,临平籍外卖骑手叶阳辉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爱与奉献的内在含义,也用自己个人的微光之力托起了城市文明的新高度。叶阳辉说:“我一直被临平这座城市温暖着,送外卖遇到恶劣天气时,顾客会主动说注意安全慢慢来;电瓶车爆胎了,有好心人会主动带我去修车店……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互帮互助,感受到的是这座城市的友爱,大家的温暖给了我们坚守的底气。”
临平区坚持把弘扬“好人文化”作为道德建设的良田沃土,以学习宣传教育为抓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榜样效应”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示范效应”,常态化开展最美典型选树宣传和品牌打造,传递榜样力量。如无偿献血52次,为无数危在旦夕的人输入生命能量的临平女孩沈云萍;极速出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海豚救援队”;连续八年每天早晨四点半带头做爱心早餐的金小芳;以耐心、暖心陪伴独居老人的“50后”阿姨金苏娥……在临平区的大街小巷里,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
“长途看美景,偏觉此中多。”当前,临平正在加快推进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的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引领发展以时尚文化、智造文化为主“开放包容”的新时代江南文化。“古韵临平、时尚江南”的美好图景,将全方位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