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动态信息
 
2020品牌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入选对象
2020-08-10 08:56

共建重要窗口 共享美好生活

现象一 基层治理筑起生命防线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杭州以“四个平台”为载体,用数字赋能,走出了一条“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路子,疫情防控的基层大网持续织密织牢了“生命防线”。

点评:“硬隔离”让管控有力度,“软服务”让管理有温度,形成了人人参与的“云罗天网”。

区块:西湖区文新街道

创新小区网格“五色分类法”,实现动态分级管控,开发“文新战疫”微信小程序,以“智慧网格”开启24小时不打烊的“云”服务。

点评: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技防,这就是文新街道,这就是杭州,数字赋能、智慧防控是杭州战疫情、促发展的利器。

事件:“大妈”“小伙”成为战疫生力军

每天约1500人次的“武林大妈”投入疫情防控,而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盛泽韬带领4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他们成为抗疫战场上的“前浪阿姨”和“后浪青年”。

点评: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在杭州,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

人物:韦长春

杭州市江干区信访局工会主席韦长春,在下沉社区防控的日子几乎没有一天有完整的睡眠。因突发心梗,他倒在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前线。

点评:你来了,在这个特别的春天。后来你走了,在你熟悉的泥土中,化作一株常春藤。

人物:王益民

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王益民,在疫情期间连续奋战,因劳累过度因公牺牲,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

点评:从警无悔守初心,战疫英雄铸警魂。他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名字——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人物:姚权刚

外卖小哥姚权刚义务为邻居们买菜、送菜,14天里,他每天为10-15户家庭、200余名老人购置生活必需品。

点评:在足不出户的日子里,你成为老人的手和脚,成了人们最期盼的人,送来的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还有一颗温暖的心。

人物:李庆恒

疫情期间,快递分拣员李庆恒用最快的速度将包裹进行分拣。凭着这一专业技能,他被评为杭州D类高层次人才。

点评:不管风雨,无论昼夜,我为城市服务,城市给了我荣耀。

现象二 数字之城赋能精准抗疫

面对疫情,杭州充分发挥“数字治理”长项,将“答卷”及时转化为“章程”,将应急治理效能固化为常态治理机制,快速实现了城市治理向深度数字化转型。

点评:杭州不仅是文科的模范生,还是理科的优等生,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击测验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区块: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在云栖小镇授牌成立,由杭州市数据资源局与西湖区共同建设,诸多新创企业参与的“城市大脑生态”已经初步形成。

点评: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以城市大脑为“根基”,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生态树”,让城市变得更“聪明”。

事件:首创于杭州的“健康码”,成为各地数字化防疫标配

2月11日,杭州健康码正式上线,短短十余天,就被全国200多个城市借鉴落地。随着疫情发展变化,杭州健康码不断迭代升级,并与全国码实现互认。

点评:小小的一张“电子凭证”,考验的是整个城市的大数据应用能力。它不仅是一个“战疫神器”,也为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事件:“亲清在线”平台随时随地服务企业,成为数字社会治理的优秀典范。

3月2日,杭州上线了一款新型政商数字协同系统——“亲清在线”,前端有政策兑付、行政许可、诉求直达、互动交流、政务服务五大模块,后端与部门及区、县(市)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协同。

点评:政府与企业之间,紧紧地用一根网线相连,相隔不过一个手机屏幕的距离。数字赋能,大道至简。

人物:王坚

王坚,云计算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阿里云创始人,率先提出采用计算作为公共服务的产业模式。他还是杭州城市大脑的提出者和总设计师,致力于让智能技术为社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点评:王坚这个名字与城市大脑密切关联,他和阿里云正与杭州一起迈入算力时代。

人物:张建锋

张建锋,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冠影像AI辅助诊断技术快速应用于国内500多家医院,病例影像分析准确率达到96%。

点评:以科技之光抗击疫情,不仅是企业的机遇也是企业的责任,张建锋用他的科研证明了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一流科技公司。

人物:智能防疫机器人

萧山机器人小镇是中国首个机器人小镇。疫情时期,这里有一批从事远程医疗、消毒和巡逻等工作的智能机器人,成为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的“神助攻”。

点评:人工智能并不是让机器越来越像人,而是做人做不到的事,让机器成为人的好帮手。

人物:走在抗疫前线的红外测温仪

疫情期间,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零库存”满负荷生产,在国内、国外均实现红外测温仪供货超万台,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强保障。

点评:它是矗立在防控最前线的“哨兵”,也是让隐藏的病毒现出原形的“神兵”。

现象三 天使逆行彰显人间大爱

他们有的第一时间驰援湖北,赶赴战疫前线;有的奋战在杭州,保障城市的健康运转;有的前往意大利等国家的疫情重灾区,在国际上留下守望相助的情谊。

点评:在最危险、最艰苦的抗疫一线,白衣天使化身为天堂战士,无畏无惧地守护着人间。

区块:杭州市西溪医院

作为杭州市属唯一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西溪医院第一时间成立医疗救治组、院感防控组等8个工作小组,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

点评:他们既有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专业水平,又有尽心尽责、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事件:杭州市医护驰援武汉行动

杭州先后派出六批紧急医疗队共计318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抗疫。面对危险的疫魔,杭州医疗队连续四五十天,日夜奋战在最危险、最艰苦的抗疫一线。

点评:他们带给武汉、湖北的不仅是信心和希望,还有1000万杭州人民的支持。

人物:李兰娟

1月18日,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李兰娟与钟南山等国家高级别专家一行6人前往武汉。她是民众心中的“定海神针”,为实施群防群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控制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

点评:她将“勋章”印在了自己脸上,却永远刻在人们的心里。

人物:余赛婷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逆风飞行,披荆斩棘。孩子等你归来!”今年工作刚满一年的23岁浙大二院护士余赛婷,就是这首诗里的主人公。在特殊时刻,她主动请缨,奔赴一线。

点评:在家里,你是父母的乖宝贝;在一线,你却成为老人的贴心娃,儿童的知心姐。

人物:徐燕平

徐燕平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ECMO治疗护理团队核心成员。作为第一批驰援人员,他编入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临行前,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点评:只有敢于在最危险地方战斗的人才称得上“真心英雄”,他用一颗红心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现象四 科学有序重启生产生活

从抗疫时期的“命运交响曲”到过渡时期“双线作战”的“间奏曲”,再到以城市重启为主旋律的“进行曲”,杭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奏出了“协奏曲”。

点评:既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又有实干担当的精神,敢于冲破瘟风迷雾,杭州这座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城市在浩荡春风中苏醒。

区块:西湖景区“云享西湖”

从杭州各景区的线上预约系统、线下身份核验、云台测温系统,到西湖龙井茶农茶工复工系统,数据与科技的力量让复工复产更加安全高效。

点评: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疫情无意之中成了数字化的加速器,“云游杭州”已触手可及。

事件:全国首趟复工人员专列“杭州定制”

2月16日晚10点,G4138次列车缓缓驶入杭州东站,这辆列车从贵州直达杭州,是杭州定制的全国首趟复工人员免费专列。

点评:非常时期的专列不属于任何特殊的人,却属于普普通通的务工人员,这就是杭州的和谐开放。

事件:联华鲸选解锁社群到家模式

基于社群定时定点配送业务的联华鲸选,社区门店在接到订单后通过自有配送,通知顾客分时间段或指定地点取货,让消费者实现零接触收货。

点评:因时而变,顺势而为,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原来可以这样走!

事件:“老鸭集”餐饮创新商业模式

曾缔造店店排队现象的“外婆家”,在疫情下再创爆红的“老鸭集现象”,成为杭州餐饮业抗疫自救的标杆。

点评:懂经营不如懂人心,懂人心才能察人味,Uncle吴和“老鸭集”又一次没有让我们失望。

人物:林焰峰

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党支部书记林焰峰,在疫情暴发的1月,用3倍工资召回员工,24小时生产为抗疫前线提供口罩支持。

点评:林焰峰和他的朝美就是抗击新冠病毒的一团烈焰,筑起了生命健康保障防线上的一座高峰。

人物:王理生

杭州开行全国首趟“复工专列”,这趟“暖心列车”的“调度员”就是市经信局办公室主任王理生。2月16日至2月25日,杭州市本级开行了免费复工专列13趟,运送外地返杭员工1.2万人。

点评:他用心做事,用情做人,跨省连线,多方协调,为杭州带回了数万复工人员。

现象五 遗产活化传承文明脉络

继西湖免费向游客开放,大运河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对外开放,一条以良渚文化为主线的文旅产业链正在茁壮成长,努力成为世界遗产保护活化的典范。

点评:我们是遗产的继承人,也是让遗产生命永存的传薪手。保护遗产,不只是付出,更是收获。

区块:梅城古镇

梅城,古严州府治所在地。如今,“定川门”重新打开,千年古府文化得以延续传承,古城肌理风貌得以保存恢复,全域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提升。

点评:“千年梅花城,江清月近人。”古城复兴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时代的复兴。

事件: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日)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从今年起,7月6日设立为“杭州良渚日”。

点评:良渚古城遗址让人类看到了文明在中国在世界的里程碑,灿烂而辉煌。

事件:首个杭州西湖日,西湖西溪“双西合璧”

2020年6月24日,在首个“杭州西湖日”启动仪式上,杭州西湖西溪旅游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点评:“西溪且留下”,留下给谁?留下与西湖结伴。姊妹联袂,牵手世界遗产。

人物:陈同滨

陈同滨,长于西子湖畔,中国建筑设计院总规划师。她是西湖文化景观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文本负责人。

点评:她以专业的眼光审视着自己家乡的土地,看出了它深藏的人类文明价值,并将它自豪地展示在世界的面前。

人物:良渚遗址考古团队

良渚文明能够和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帕拉文明这些伟大文明站在一起,背后深藏着四代考古人历经80余年的卓绝奉献。

点评:用80多年时间让沉睡在地下5000年的古城一点一滴地复原,良渚考古团队称得上是中华文明史的“复活师”。

现象六 传统文化牵手现代表达

让传统文化“刷屏”,贵在融入现代生活节奏。杭州紧跟时代潮流,用“创意智造”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激活了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点评语:所谓传统就是因为它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时代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传统”。

区块:艺创小镇

艺创小镇集聚了60余家数字文化细分领域企业,制作出品了众多展现中国东方美学的影视佳作,正以更为时尚有趣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生产力。

点评:2500年之前,毕达哥拉斯说过“万物皆数”;今天在这里,“数”实现了这个魔变。

事件:相见山谷艺术节

2019年8月,“相见山谷艺术节”在临安相见村开幕。艺术节上的作品, 取材于当地的竹子,经过劈、削、编等技法,塑造出竹艺的各异姿态,也带来了原生态与后现代的冲击。

点评:艺术与山谷在这里相见,通过竹子编织的链接。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艺术,让人更为自然。

事件: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每到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大运河畔的杭州畲族馆都热闹非凡,展览+活动+课堂等方式全方位展现少数民族的现代风情。

点评:畲族人自称“山哈”,意为“山的客人”。他们是我们尊贵的客人,更是我们要学习的好兄弟。

人物:冯益民

作为临安区首届“德艺双馨文化人”获得者,冯益民用十年的心血,硬生生将一支由40位毫无音乐基础的农民团队打造成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点评语:听上去像是一个梦?冯益民付出了10年心血,让这乡村音乐之梦成真。

人物:吴理人

吴理人,民俗风情画家,四十年笔耕不辍,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一幕幕已经消失的杭城民俗风情和运河遗韵,被誉为“画说杭州第一人”。

点评:吴理人,用画笔以“左图”证文字的“右史”。

人物:俞光

俞光,杭州玺匠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铜师傅和铜木主义的创始人。他在互联网+文化创新+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下,将旗下品牌打造成家居饰品和家具领域的一匹黑马。

点评:文化是根,手艺是基,创意是引擎,互联网是新赛道。“铜师傅”,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传统手工艺的新“铜器时代”。

现象七 幸福城市共享和美家园

既开放,又包容;既热情,又温暖;既有大城市的机遇和繁华,也有小城的人情味和从容……杭州,就是一座这样的城市,步步有风景,处处有惊喜。

点评:杭州以海纳百川的情怀,包容着每一种生活的可能,也包容着每一个人对幸福的追求。

区块:滨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总建筑面积6.6万余平方米的滨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当前杭州主城区最大的青少年活动综合体,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处课外的“幸福乐园”。

点评:青少年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未来,向你们献上又一座课外实践与体验、创新与创意的乐园。

事件:杭州折桂“幸福示范标杆城市”

2019年11月25日,“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结果发布,杭州第13次当选“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被授予“幸福示范标杆城市”荣誉。

点评:标杆立在全国人民的口碑中,也立在每一个杭州人的心目中。

事件: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从“心”开始

2019年,《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发布,计划4年改造约950个老旧小区。目前,已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新增停车位7206个,加装电梯142个,新增公共服务场地约5.5万平方米。

点评:美好生活从社区做起,老旧小区改造从“心”开始。旧改,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人物:汪国新

汪国新,全国社区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创始人。2017年起,他在杭州7个社区建立“共学养老社区建设实验基地”,全年老年学习者参与学共体达144万人次。

点评:汪国新的“社区共学养老”模式和他搭建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为老年人续上了一份美丽。

人物:张银科

张银科,上城区紫阳街道新工社区党委书记。在新工社区“微更新”综合整治中,他带领团队破解“老、破、小”难题,盘活了近2000平方米空间,实现了老旧小区逆生长。

点评:他是综合整治的主心骨,施工矛盾的调解员,社区共治的带头人,民生难题的爆破手。

人物:孟云燕

经过提升改造的武林门新村,设施齐全、安全整洁,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这一切,都离不开西湖区西溪街道上马塍社区党委书记孟云燕的辛勤付出。

点评:像燕子一样辛勤,像彩云一般灵动,让小区焕发活力,她就是旧改女将孟云燕。

现象八 网红经济开辟价值蓝海

近年来,杭州成为了电商创新落地的第一站,“当网红,来杭州”已经成为业内同行默契的选择。而网红经济也赋能电商行业,引领着杭州新电商进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点评:它改变了商业的传统模式,改变了网红的传统评价。杭州正不断创造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格局。

区块:钱塘智慧城

钱塘智慧城是杭州网红经济最繁华的地方。商务园、直播机构、孵化机构、直播基地、线下执行公司,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使得钱塘智慧城宛如一家庞大的网红“制造工厂”。

点评:年轻是它的特质,活力是它的基因,网红梦工厂就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事件:市妇联淘宝直播公益活动

全国首个政务类公益性直播间——“杭州妇联”淘宝直播间,为86个市直部门的196支服务小分队以及190个驻点乡镇街道提供公益直播服务,推广农副产品和特色商品。

点评:现在,直播成了人人共享的权利。而在杭州妇联的手中变成助万企、帮万户的妙器,淘宝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公益。

事件:40万主播集聚杭城创业

目前杭州聚集了浙江省80%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十大淘宝直播之城中位列第一,主播数占比超过10%。杭州现有头部直播平台主播约40万人。

点评:集聚了人气、集聚了口碑、集聚了财富、集聚了希望!你们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人物:葛雯

葛雯是一个美女海归,也是一个农二代。因父母召唤,她投身桃源专注土鸡饲养,养鸡场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她的“云彩土鸡”拥有网络平台质量追溯系统。

点评语:跟在她身后的是一群“云彩土鸡”,而她编织的是一片人生云彩。

人物:饶成芳

10年前,建德市大同镇85后“粮二代”饶成芳辞掉工作,成为一名农创客。10年后,他研发种植的多款稻米产品获得省市级品鉴比赛金奖,大米年销售量近300吨。

点评:辛勤耕耘,必有所获;稻府香浓,终成新业。正道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现象九 三生融合绘就水墨画卷

杭州正按照“山水相融、湖城合璧、拥江枕河、人水相亲”的理念高水平打造“湿地水城”,加快形成“万顷湿地、万里碧水”的全域大美水系格局,绘就新时代美丽杭州的“水墨画卷”。

点评:杭者,航也。全域的水系生态构筑了杭州的生命,成就了杭州的辉煌,滋养了杭州人的心田。

区块:金沙湖

这里曾是一片滩涂和工地,现在却是杭州东部最大的人工湖——金沙湖,下沙市民从此有了一个全民共享的绿色空间。

点评:下沙人用他们汗珠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创造了一片人工湖,从此人间又多了一颗明珠。

事件:千岛湖配供水工程通水

2019年9月,历时近五年建设的杭州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运行。来自千岛湖的清泉,奔腾113公里长的“人工地下暗河”,流入杭城千家万户。

点评:喝上一口水,心里有点甜。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体验中。

事件:建德农村污水共治

建德目前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池879座,共建管网2000余公里,实现全市16个乡镇(街道)226个行政村全覆盖。

点评:经过净化的清流,汩汩地吟诵着这个时代最美的田园诗。

人物:屏门环保娘子军

在淳安县屏门乡,24名环保娘子军和200余娘子军志愿者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河道的清洁、家乡的美丽。

点评:她们像母亲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着绿色,守护着乡村,她们是新时代的绿色娘子军。

现象十 内生活力助推共同致富

产业、技能、电商、消费、教育等多措并举、多线并行,让农民手握脱贫的“利器”,站上脱贫的舞台,唱响冲刺攻坚的集结号。

点评:决胜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用改革之心激活内生动力。

区块: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

打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以下姜村为核心创新组建涵盖枫树岭镇、大墅镇32个行政村的“发展联合体”,深入推进“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模式,逐步走出了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

点评:从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从传统农耕到农旅融合,从一个村到联合体,农村改革持续发力,开拓了一条振兴新路。

事件:杭州最具影响力网络公益项目评选活动

淘宝直播“村播计划”、传化·安心卫生室、网易严选“品牌共创”脱贫计划……活动推动公益在互联网的辐射下助力乡村振兴。

点评:移动互联网,就像一根神奇的手指,改变了世界也改变着我们。

事件:网易严选在“西江千户苗寨”设体验馆

2019年4月,网易严选雷山体验馆在“西江千户苗寨”开馆。这是网易严选首家落户黔东南的电商实体店,首批68款扶贫商品同步线上开售。

点评:手指点击,点开的是贫困山区的希望、是扶贫创新的智慧、是我们的爱心,而燃起的却是发展之火。

人物:黔东南支教教师团

近年来,杭州市累计选派了50名校长、420名教师到黔东南州开展送教支教,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也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本土教育团队。

点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唯有靠教育点亮薪火,而你们的背影将在薪火燎原中被无限放大。

人物:柴荣建

每年400吨抹茶碾茶产能,带动恩施526户茶农实现每年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让125人在家门口就业……这是浙江新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柴荣建的“杭情施意”。

点评:扶贫就是做功德,心无旁骛只耕耘。一腔热忱洒恩施,百家茶农报涌泉。

人物:韩崇华

韩崇华是杭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在黔东南州中医院担任副院长的一年多里,他培养了5名中医传承人,开设了第一个治未病科膏方门诊,研发了十种医用冷敷贴……

点评:医者仁心,育人研药。这支带不走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就是教育帮扶的新写照。

人物:魏登华

2019年浙江省美容美发职业技能竞赛上,来自黔东南丹寨的苗族姑娘魏登华荣获美容组晚宴化妆季军和“浙江省青年美容名师”称号。

点评:是命运还是机遇?是奋斗还是逆袭?魏登华诠释了杭州新的励志故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张凌鸿 邵欢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工厂开到家门口:小车间实现扶贫大梦想
· 我市举行“杭向未来”华东政法大学专场线下招聘会
· 杭州纪检监察机关精准督查危房改造
· 杭州市代表团赴青海省德令哈市对接落实对口支援工作
· 我市召开社会稳定形势研判暨任务交办会
· 杭州通报确诊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 杭州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最佳实践案例”数全国第一
· 你的心结,我的牵挂
· “杭州云城”来了
· 打造人才“强磁场” 加装发展“新引擎”
用脚步丈量城市高度
新建大桥雏形初现
酷暑难耐 纳凉学习两不误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