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动态信息
 
志愿者动起来守护“大运河”
2020-10-21 09:56

记者 张之冰 摄

问河哪得清如许?为有古今“护河人”。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自此,中国大运河的保护工作也新上了一个台阶。

“为挖掘运河千年的文化,保护活化运河遗产,杭州一直致力于挖掘运河守护人,至今已有成百上千的志愿者代表加入到运河保护中。”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主任胡红文说。

守护大运河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

“我从小到大就住在运河边,对运河特别有感情。每天早上沿着运河走路去上班,每天下班了也沿着游步道走回家。尤其是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我是更加珍爱这河边的一花一草一木了……守护大运河现在已成为我们一家老小的生活习惯了。”一名姓张的女士在留言本上深情地写道。

日前,为加强运河文化宣传、运河遗产知识和保护条例普及工作,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组织美丽运河党员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走进西兴街道朝晖官河社区,提供便民宣传服务,零距离与市民互动,第一时间了解百姓意见建议,推动市民群众疑问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扩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影响力。

本次活动中,美丽运河党员志愿者一边针对杭州段运河遗产条例、规划、保护知识和水环境保护进行宣讲,积极解答市民群众的问题,一边邀请市民群众留下运河感言,同时还向现场民众发放了大运河遗产折页、彩色条例、运河丛书等部分宣传物品,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

“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参加社区开展的各种服务活动,为普及宣传保护大运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宣传并带动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保护大运河的行列中来。”一名美丽运河党员志愿者说。

运河志愿服务一直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据统计,自2016年美丽运河志愿者服务队成立至今已组织志愿者活动71次,志愿者参与3076人次,服务时长近7887.5小时。2020年初至今组织志愿者活动11次,志愿者参与346人次,服务时长近585小时。

杭州持续打响运河志愿服务管理“金名片”

运河志愿服务一直是杭州志愿服务的“金名片”。

这些年来,杭州一直加强社区联动,持续深化志愿服务理念,多措并举持续打响运河志愿服务管理的“金名片”。例如,为提升桥西杭州运河志愿站品牌亮度和服务水平,运河志愿服务站依托桥西微笑亭全年无休,为市民游客和国际友人提供便民服务;同时不断加强运河文化研究成果的对外宣传展示窗口,微笑亭每年向市民游客持续发放运河丛书、宣传折页1000余册,让更多人了解运河文化、读懂运河文化;同时借助桥西护河小分队力量,365天每天两人巡河两次,为运河水环境治理加油助力。

同时,积极发挥美丽运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美丽运河志愿服务文明示范作用,深化“保护运河,加我一个”的志愿服务理念。例如,今年美丽运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疫情发生关键时期,深入一线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与桥西社区共建开展“3·5”学雷锋活动和早晚高峰文明劝导活动等。

不仅如此,还通过“小小河长”志愿服务品牌,让青年一代更深入了解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加深保护运河的责任感、使命感。据统计,“小小河长”活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共举行22次活动,参与活动人次达1444人,总服务时长达3262.5小时。近几年一直与京都小学、少年宫以及知名教育机构等举办系列活动,将运河遗产宣传进校园打造成为“大手牵小手”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小志愿者们以及家长一起走近运河,了解运河历史,解读运河文化,呵护运河,共享美好,从小树立他们对大运河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担负起传承、发扬运河精神的重任。

胡红文表示,接下来,杭州将继续以美丽运河志愿服务为着力点,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传播“保护运河,加我一个”的志愿服务理念,让志愿服务为运河添加文化传承的纽带,让志愿服务为杭州“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建设更加美丽。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梁心韵 记者 熊艳 编辑:吴阳杰
 
动态信息 更多 >
· 第二届“数字孪生、筑梦未来”数字工程高峰论坛在杭开幕
· 第十一届服博会在杭举行
· 杭州餐饮业用常态化管理来制止浪费
· 杭阿“最美”的相遇 横跨祖国的共鸣
· 全力交出“三农”发展高分报表
· 杭州村社组织换届全面铺开吹响“冲锋号”
· 杭州亚运会赞助商俱乐部成立 8家官方合作伙伴成为首批成员单位
· 杭州高新区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 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
· “文化管家”唤醒了谁?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盘点航天事业 弘扬航天精神
山茱萸丰产红艳艳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