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一块土地一个有“生命”的管理“二维码”;给企业“零材料、零等待、零跑次”的“无感”办事体验……“杭州智治”又有了新的改革举措。 昨日,记者从杭州“土地码”工业项目审批改革推进会上了解到:经过大半年改革攻坚,杭州“土地码”服务工业项目审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已在钱塘新区向企业发出了首本“见码发证”的不动产权证,成功在全国率先实现工业用地“赋码上云、按码供地、码上服务、见码发证”数字治理闭环。 接下来,杭州“土地码”工业项目审批改革试点经验将推广扩面,在全市全面模拟运行的基础上,于明年初投用。 “杭州‘土地码’,就是在控规阶段,给地块赋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相当于它的‘身份证’,企业通过扫码就可以进入到读地云,看到该地块的空间位置、全景影像、周边情况等信息。”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后该地块产生的竞拍签约、规划建设审批、竣工验收、不动产发证等所有流程信息,都将在该“二维码”关联的程序后台动态更新,不仅企业可以随时扫码掌握地块项目进展,政府部门内部也可通过该“二维码”集成共享材料和数据,实现“见码通行、见码发证”。 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一来,发改、经信部门通过‘土地码’可以掌握项目的空间信息与交易信息;不动产部门可以掌握项目从规划建设审批到竣工验收所有环节产生的证书及资料,在企业办证的时候无需二次提交资料。”用“数据跑”代替企业跑,以“数字赋能”缩减办事时限,大大优化营商环境。 不仅如此,通过给地块“赋码”,杭州“土地码”构建了地块从项目策划、审批、验收、登记到监管全生命周期的多部门协调服务,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服务联动,推进部门之间和企业“最多跑一次”,打造在线、透明、高效、廉洁审批。“这样既方便企业,也提高了政府办事自信,体现‘杭州智治’。”市规划资源局负责人介绍。 目前,杭州“土地码”带来的“智治”成效,已在钱塘新区得到了实践验证。 “我们对全区下沙片区2600余个地块的土地进行编码,其中53个项目纳入全过程管理。”市规划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全链条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实现在审批事项、环节、材料、时间等方面大幅度的精简。 其中,新增工业用地项目从企业拿地到不动产房地首次登记,全流程审批资料由142个精简到28个,审批环节由21个优化到8个,审批时间由84个工作日精简至24个工作日,减少71%。 “杭州‘土地码’改革,是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月31日调研时的嘱托,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的‘头雁’行动。”市规划资源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打造以“土地码”为核心的城市“智治芯”,构建从项目策划、审批、验收、登记到监管全生命周期的多部门协同服务平台,降低政府、市场、社会和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治理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匹配度,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杭州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