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千年前,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曾站在临平山上,极目远望,作词依依送别好友;千年后,临平塔已隐迹于岁月之间,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更为巍峨挺拔的“东来阁”。 极目东来阁顶,自古“形胜”的临平如今更是一派新时代的繁华景象。今年4月9日,临平单独设区。倏忽百日,这个年轻的区已开始展现出长三角开放高地、数智化变革高地、全景式幸福高地的勃勃生机,一幅更为瑰丽的高质量、共富裕的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湿地水城 承古启今向未来 暑假伊始,依东湖而建的临平大剧院便格外热闹。一场接一场的“打开艺术之门”系列演出活动,结合“市民开放日”等一系列艺术普及活动,吸引着来自杭州及周边区域的观众走进剧院,一同享受艺术的狂欢。而就在大剧院旁边,艺尚小镇这几天也正在用一场场的时尚秀为秀美的湖景增添更多时尚韵味。 东湖,这片与西湖遥相呼应的古老水系,如今经过重新开挖疏浚与水系贯通,在串联了周边的东湖公园、东湖绿道、艺尚小镇、大剧院的同时,也串联起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绿色空间,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正如东湖一样,水涵养了临平这座城延绵千年的底蕴,也孕育了这座城奔涌向前的活力。 因着舟行之利、水利之便,临平自古繁华,而如今,水依然赋予它更独特的气质与想象空间。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之上的广济桥,架起了塘栖古镇的过去与未来,也架起了通向“湿地水城”“最美绿道”“未来乡村”的发展之路。三国时代“宝鼎出临平湖”的记述,幻化成了今天临平新城核心区块的“鼎湖未来社区”,满足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绿色生态、产城融合的全部想象。围绕“水”做文章,“十四五”期间,临平将加快建设以“运河古镇、湿地田园、航运古道”为特色、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交融地。 陆路通衢 集聚百业兴盛 水赋予了临平独特的门户优势,陆路交通的发展则进一步奠定了它的枢纽地位。 就在今年6月28日,杭海城际铁路正式通车,临平也由此成为为数不多的高铁、城铁、地铁“三铁”交汇地之一,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 从1908年沪杭铁路杭州至海宁长安段建成,在临平设站开始,临平的陆路交通网络在过去百余年间不断完善,如今已形成一个覆盖高铁、高速、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水运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不断增强着它与上海、杭州以及周边城市和地区间的黏性。 百余年间在这个交通网络间流转往来的,是人来人往,是货物集散,更是产业更迭。 曾经的沪杭铁路之上,一车车的捆生麻、麻布、麻袋、干茧等从临平运往上海。丝、麻这一具有临平传统优势的产业如今不断发展、延伸,形成这里独树一帜的服装家纺和时尚设计产业。近年来,临平还逐渐集聚了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并借助前瞻思维,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前沿产业,5G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落地生根,更借由“未来工厂”“产业大脑”的探索,使其与临平其他产业发展相互助力,形成合力。 政通人和 留驻八方来客 人,是丈量一方水土的最佳维度之一。 此前公布的临平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临平常住人口已突破117万,在过去10年间人口数量翻了一倍。而事实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发达的交通经济条件,临平一直以来都是一处人口集聚、开放兼容、地灵人杰的所在。 在这里,唐代大学者褚无量潜心向学,即便是家附近的临平湖中“有龙斗”,时年12岁的他也仍专心读书“晏然不动”;在这里,元代大画家王蒙曾隐居数十年,寄情山水,留下了多幅珍贵的山居图;在这里,著名的哲学家、法学家、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何思敬出生、成长,协助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在这里,曾经的村长任建华凭借4000元钱和几把老虎钳创办了后来名声遐迩的“老板电器”,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来到这里?又为什么留在这里?古往今来,每一个临平人或许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毫无疑问,吸引他们留驻于此的理由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诱人——因为生态环境好,因为营商环境优,因为民生配套齐,因为发展势头猛,因为职住平衡佳,等等。 凭借“技能人才10条”等系列人才举措,今年上半年临平已新增高校毕业生1.3万名。而到2025年,临平将力争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万人。 政通人和的临平一脉相承、生机勃发,未来,这座高质量、共富裕的幸福之城,必将凭借“融沪桥头堡、未来智造城、品质新城区”的发展蓝图吸引更多人纷至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