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展览都想向观众讲一个故事。老生常谈,故事的开始是“很久很久以前……”那么到底有多久呢?大概是11000年前吧。那讲的又是谁的故事呢?是一个叫做“上山文化”的故事,一个关于史前浙江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考古人20年田野发掘的故事。 发现:20年田野发掘的故事 这个距我们11000年的故事,其实也才现世20年左右。20年前,在浦阳江上游一个低矮的台地上,发现了一个古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很不起眼,但年代测定最早能追溯到11000年。这是浦江上山遗址,迄今这样的遗址已经发现了19处,它们分布在钱塘江及附近区域,考古学界将这一史前文化定名为上山文化。 研究:稻作与上山文化先民的生存 上山文化的先民们无疑是勤劳矫健的,主要靠采集、狩猎为生。研究人员对上山文化遗址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开展系统分析后发现,这些遗址主要倾向于分布在高度适中、坡度和缓的盆地中腹部区域。这种分布不仅为遗址提供了适宜耕作的土壤,也因为背靠和缓的山地,也便于获取植被资源和开展狩猎采集活动。从出土器物分析来看,小型石片和石器是他们采集和处理食物的工具,如可以敲砸坚果的石锤以及能够脱壳碾粉的磨石。当然,一些石片石器也可以割肉剔骨,石球也可能用来对付野兽。 令上山文化先民自带“突出特效”走入研究人员视野的还是上山文化诸多遗址中发现的丰富稻作遗存。尽管稻米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但也出现了早期人们试图驯化野生水稻的证据。野生稻为了传播种子,谷粒极易脱落。人工驯化的水稻为了保证谷物收获,其谷粒会相对不易脱落。上山文化时期,人们对水稻的驯化尚在初期阶段,不同遗址中出土的野生稻比例更大,水稻野生特征也更为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上山文化的先民是迄今为止所见钱塘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的群体。为了获得更多的野生稻资源,上山文化先民开始实施耕种行为。例如改良土壤,集中播种、定居守护、按季节收获等等。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也表明,上山文化先民可能是浙江最早一批定居的“村里人”。在上山文化中的桥头遗址,考古人员发掘了一个带有环壕的中心台地,此外还有出土精美文物的 “器物坑”、墓葬、房址等遗迹。中心台地具有祭祀或举行其他仪式性活动的功能性质。 如赵志军在“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阐述的,耕作行为和定居生活方式是栽培稻驯化的前提,更是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的先决条件。如是,上山文化也许可以被看做是稻作农业社会形成过程的起点。 发展:文明的起点与延续 上山文化是浙江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上山遗址也发现了跨湖桥文化的遗存物,丰富了浙江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浙江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以钱塘江为界,江北临近环太湖流域的考古学序列,从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良渚文化起始,在钱塘江南的考古学序列则由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引领。 钱塘江南北两岸的众多考古学文化早已在漫长的时空中消散于历史,但它们留下的饭稻衣麻的传统却已融入生活,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稻作农业体系,包括农耕生产技术、谷物加工方式和蒸煮粒食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换句话来体现上山文化在稻作农业和文明上的潜移默化影响:你在读这篇文章前是否刚吃过白米饭呢?也许你吃的这个米溯源到头就出现在上山文化的稻田里了,相隔万年的缘分确实微妙。但是时至今日再回首,上山文化的诸多遗址在地理位置上离我们那样近,可在时间上又离我们那样远,以至于这个一万年的故事不好讲。 不过也许你也有机会近距离多了解一下上山文化和生活在那时先民们的故事。今年1月15日到3月14日,来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看新展“万年浙江,从这里开始——上山文化考古成果展”吧。也许看完了,你也能和别人讲起“上山”的故事了,这个一万多年前在钱塘江流域缓缓拉开帷幕的故事如今也和你有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