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消息 “这个叫方顶柿,甜得很,囔,扫这里。”今年70岁的李恒昌,一边向后头围上来的人介绍,一边将收款码举到刚挑完柿子的顾客跟前。晴秋下午,他只穿一件薄线衣,却还是忍不住用胳膊去揩额头和鬓角的汗水。
李恒昌是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的村民。面对记者见缝插针的提问,他指了指身后的柿子林,扯着嗓门说道:“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都种柿子的,以前拿出去两三块钱一斤都没人要,现在七八块钱一斤,大家都抢着买嘞!”过几天就是村里一年一度的方柿节,李恒昌早早地出来摆了摊,没想到生意这么红火。
李恒昌的兴奋,在横一村村党委书记傅临产这里可以得到一个更具体的数据:2019年以来,该村每年的经营性收入都在120万元以上,比2018年的30来万元翻了两番。
这个“巨变”的原因,主要来自该村的非粮化整治——将原来的苗木地和闲置的土地全部出租,种上大片的水稻,不仅风景好了,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今年,横一村又规划了一片萧山未来大地,通过“绿色+农文旅”发展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造“城乡共富实践区”。
什么叫未来大地?对此,负责鸭棚咖啡运营的中国新城市众安文旅总经理王波明特别有体会。
“未来大地,就是可以满足人们对乡村的所有美好想象,让他们都愿意来乡村。”王波明从手机翻出鸭棚咖啡屋以前的照片介绍,“这块地原来是村里养鸭的地方,很脏很臭,后来村里把它交给我们运营后,我突然来了灵感,别的地方有猪栏餐厅、牛栏咖啡,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一个鸭棚咖啡?”没想到一做就火了,今年10月1日,鸭棚咖啡正式对外营业,长假7天,就吸引了4万多人流量,成了“网红”。游客们来这里可以闻着稻香喝咖啡、吃西餐,可以定制牛仔私服和牛仔主题活动,还可以体验赶鸭子、套鸭子,抓鱼虾、抓泥鳅等接地气的农事体验活动。
不仅是鸭棚咖啡,乡村云播客基地、789稻田烧烤餐厅、Hi稻星球、如意跑道、如意山房等,都是横一村改造利用闲置资源的创新之作。
对于创富,傅临产信心满满,他说,借助农文旅的发展,今年该村经营性收入有望达到200多万元,预计3年后,经营性收入可达500万-800万元。 如果说绿色是支起横一村“奔富”的杠杆,那么在萧山,蓝色梅林村、红色凤凰村、古色欢潭村、彩色佛山村等色彩,则一起构成了“城乡共富”的靓丽底色。 比如,作为“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梅林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未来乡村数字化建设。于是,高围墙变成了低栅栏,突兀的保笼不见了,数字跑道、智慧医疗站、数字公交、乡村公园等新名词逐渐成为村民生活中的日常。 “根据不同村的情况,我们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所有的发展,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以人为本,即让人们喜欢住在农村,喜欢在农村生活、创业。”萧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近年来萧山区坚持环境立区战略,按照示范村、提升村、整治村分类分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累计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浙江省A级以上景区村庄99个。2020年实现旅游接待量2518.12万人次。全区42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总收入25.04亿元、经营性收入16.83亿元。在杭州亚运会前,该区将力争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并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计划到2024年完成30个未来乡村创建目标,实现绕城外每个镇街至少建成一个未来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