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堤北口的杭饭码头登船,乘船到小瀛洲,行至三潭印月,再从花港码头乘船登岸,乘电瓶车返回杭饭码头,短短一小时的体验之旅,却让老张获得感满满。 距离他上一次到三潭印月,已经过去了30年。“那次还是好几个朋友抬着我登船上岛的,今天我自己驾驶着电动轮椅就能自由上下船,并且非常体面地坐上了无障碍观光车,真是感到特别开心。”老张全名叫张华,是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说话时满脸笑容。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有爱无碍迎亚运”主题视察活动,记者跟随市人大代表、残障人士代表,一起体验了我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情况。 “每次视察都能看到新的变化” “控增量、减存量”工作成效明显 老张体验的路线,是双西景区推出的无障碍旅游专线,涵盖了三潭印月、花港观鱼、苏堤春晓等景点,中间通过无障碍游船和无障碍电瓶车来做衔接,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在游览过程中,扫描无障碍导览二维码,或者打开掌上西湖App,就能获取各景点的语音讲解。 “目前,景区不仅100%完成了负面清单问题的整改,自查发现的各类问题,也都完成了整改。”西湖西溪管委会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双西景区联合两所院校申报的《杭州西湖景区无障碍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已经获得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立项,“这是全国首个旅游景区无障碍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我们将在杭州亚运会前完成项目试点。” 截至11月底,全市无障碍存量问题整改完成96000余件,完成率达93.3%,剩余问题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低位的无障碍窗口、配有盲文的开门按钮、便民的“爱心预约”服务、彩色的畅行指引条……地铁7号线市民中心站的一项项暖心举措,获得了大家的连连称赞。“从2019年开始,我连续3年参加视察活动,每次视察都能看到新的变化,杭州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新成效。”市人大代表刘珂感慨道。 市地铁集团不仅制定完成了《杭州地铁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提出了70余条具有地铁特色的标准内容,并推出了省内首部盲人乘坐地铁指导手册。市地铁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今年10月,指导手册在市民中心站首发,方便视障乘客在车站服务台查询车站信息。 近两年来,市无障碍办(市城管局)会同建设主管部门,严把设计、施工、体验关和验收等关口,新(改、扩)建项目无障碍点位平均合格率提升至90%。 视察过程中,代表们对我市无障碍环境问题“控增量、减存量”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们建议,进一步抓好责任落实,加强监管力度,做到在减存量的过程中重质量、在控增量的过程中动真格。 “让残障人士共享数字化改革红利” “无障碍环境一张图”建设加速推进 在市红十字会医院,听障人士葛先生借助远程手语翻译设备,顺利完成了挂号和看诊。这是市卫健委为破解听障人士就医沟通难题,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 这台小小的设备,远程连接着手语翻译志愿者,实时在线进行翻译服务,方便了听障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而除了手语翻译系统,语音病历、二维码导医服务卡等信息无障碍服务,也已经覆盖到全市所有市属医院。 随着我市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推进,残障人士日常生活也越来越便捷。 哪里有无障碍设施?怎么安全抵达目的地?怎么乘坐公共交通?市残联会同相关部门,聚焦残障人士等群体的日常需求,打造了“无障碍环境一张图”数字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无障碍设施查询、室内外交互导航、过红绿灯提醒、公交助乘等多方面的服务。 比如,听障人士打算乘坐公交出行,无障碍数字服务平台会在后台精准规划公交站台路线。“他们在出门时带上智能手机和手环,”市残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划的路线到达公交站台后,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找到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车,上车后还有不间断的公交位置提醒。” 据介绍,各区、县(市)正在加速推进数据采集和录入,预计12月底形成全市一张图。市残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丰富地图数据,升级无障碍城市治理服务,深化无障碍地图出行服务,助力提升我市的无障碍环境。 听了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情况介绍后,市人大代表董学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无障碍数字服务平台上线后,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引导残障人士使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完善,让他们共享数字化改革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