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阳光明媚,西子湖荡漾着粼粼波光,群山被渲染得色彩斑斓。 北山街84号大院内,一座依山而建的青灰色小楼朴素低调,动情讲述着党领导人民制宪奠基的光辉历史。 1953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抵达杭州,在这里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西湖稿”。在湖光山水间,一座城市和一部大法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6年12月4日,中国第一家宪法主题类纪念场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式建成开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开馆五年来,陈列馆牢记殷殷嘱托,赓续红色根脉,充分发挥独特阵地作用,全力讲好中国宪法故事,打造宪法宣传教育的“金名片”。 接待中外观众超155万人次 向世界展示法治中国形象 “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一走进陈列馆,毛主席在南下途中对随行人员讲的这段话,便映入了眼帘。 复原的办公场所、成摞的书籍资料、泛黄的电报信件、珍贵的讲话录音……通过一件件史料、档案,关于“五四宪法”的鲜活历史跃然眼前。 8000多名机关领导干部,提出5900多条意见;1.5亿人民群众,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两组数据展示了全国人民开展宪法草案讨论的盛况。 正如毛主席所说,“这个宪法草案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我看理由之一,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 “五四宪法”的制定,真正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全国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宪法制定,这在世界制宪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获全票通过,这部“人民的宪法”宣告诞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宪法的颁布。 在陈列馆的展柜中,一篇题为《报喜信儿》的作文传递着这份喜悦之情——“我们上街游行庆祝,尽情地歌唱、鼓掌、欢呼。欢乐传遍了每一个街巷——不,是传遍了整个北京,传遍了全中国!” 五年来,陈列馆精心守护“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先后赴10余个省、市,对“五四宪法”史料和档案进行收集,抢救性记录了申纪兰等12位“五四宪法”亲历者的口述史,共征集到各类史料、档案6400多件。 五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观众走进陈列馆,了解中国制定宪法、实施宪法的历史。截至目前,陈列馆已累计接待中外观众超155万人次。 每年的9月5日,陈列馆都会迎来一大批国际友人。陈列馆连续三届作为“杭州国际日”活动观摩体验点,共接待了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境外观众。 透过这扇杭州之“窗”,他们看到了法治中国的良好形象,正如他们在留言簿写下的内容:“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国宪法史有了很多了解!”“直到今天我才了解到我经常造访的这座城市竟然是中国历史如此重要的一部分,我甚至能够看到当年的历史场景……” 创新开展宪法宣教活动 推动宪法信仰根植人心 五年来,陈列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称号,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中宣部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 一个个称号、一项项荣誉,昭示着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推动着宪法精神薪火相传、宪法信仰根植人心。 今年10月,《西子湖畔 制宪奠基》巡回展览在四川省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开展。这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首次走出浙江,在省外举办的巡回展览。 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五年来,陈列馆持续开展“宪法十进”活动,精心制作宪法、民法典等专题展览,把宪法宣展办到了青少年发展中心,办到了“中国国际动漫节”主会场,还办到千里之外的四川甘孜。 在余杭区瓶窑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照片和资料,不时吸引着人们驻足。去年以来,陈列馆创新工作思路举措,将宪法展览活动送进全市各地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中,让宪法走进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列馆将实体展览搬到线上,推出了云端展览,并整合“法治大讲堂”云课堂等资源,打造24小时不闭馆的线上宪法宣传教育阵地。截至目前,陈列馆举办的各类线上活动,已经吸引了193万人次的参与。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的拥护,宪法的伟力来自内心的信仰。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尊崇宪法、遵守宪法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行动自觉。 他们是在宣誓墙前喊出铮铮誓言的领导干部,他们是让宪法种子扎根发芽的青少年,他们是不辞辛劳提供讲解服务的普法志愿者,他们也是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每一个公民。 今年年初,《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基础上建设国家宪法宣传教育馆。陈列馆将牢记殷殷嘱托,扛起使命担当,努力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