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通过互助互利,构造爱心网络,使群众在“志愿者”与“受益对象”的角色转换下,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凝结集体价值观念,营造文明乡风,从而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的问题。 放眼大杭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全面开花,西湖区“志·汇”益商联盟,拱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街区”等,正围绕“垃圾分类”“公筷公勺”“文明出行”等重点工作,让文明元素贯穿始终,提高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影响力。钱塘区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在文明城市测评、建设美好新区中的重要作用,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一手做关爱和温情的加法,一手做移风易俗的减法。今年4月,萧山区首个“公建民营”的移风易俗馆——工人路社区移风易俗馆改造升级后全新亮相,不仅免费提供使用场地,还免费提供惠民礼包,受到群众自发的欢迎。建德市针对大操大办酒席的乡风文明“痛点”,通过“群众说服群众”倡新风、“堵疏结合”治源头等综合举措,凝聚文明共识,从思想和行动上营造“婚事新办”的新风尚。 “万”名志愿者,也在“为民办实事”中展风采。今年以来,杭州还整合共建单位、青年理论宣讲联盟、群众志愿服务团队等志愿服务资源,开展“民呼我为——千场志愿服务进基层”,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文化、送政策、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近年来,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杭州志愿者人数日益增长,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达343万人。 数智创新,指尖服务“零距离” 数字时代,演绎文明的方式也在不断跃迁。 数字赋能文明实践,杭州正不断延伸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服务功能,打造市级—中心—所—站—点五级数字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截至目前,杭州共有9965支志愿服务团队、近百万名志愿者入驻数字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比如,西湖区新时代“文明大脑”装上智慧芯片,对全区299个文明实践阵地进行统一编码,每个阵地对应一个“实践码”,智能匹配群众需求和文明实践各类资源,科普讲座、运动健身等各类服务应有尽有。群众只要扫码,就可了解该阵地的概况、设施和活动,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即可在线报名、在线参与。 余杭区通过搭建“余杭文明大脑”平台,坚持移动优先,在市民文明积分的基础上,在多个端口开发“一码一图一中枢”文明大脑平台,推广使用“文明实践地图”“网络指挥中枢”等功能,构建数字化的志愿服务体系、便捷化的志愿者赋分体系、兼容性强的接入体系。 “中共一大代表们当年太不容易了。”参加完一场“红船闯关体验”活动,不少青少年由衷感慨。这是高新区(滨江)举办的一项沉浸式体验活动,创新采用虚拟人机对话等技术,让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自今年3月举办至今,共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体验。 坚持数字赋能,价值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出一系列品牌,也让杭州成为一座最有温情的善城。比如,针对子女看望老人遇到小区车位紧张等难题,杭州在全市范围内创新推出“孝心车位”。“以前孩子回家找车位是件难事,自从有了‘孝心车位’,手机提前预约,车位就提前留好,他们回来方便多了。”上城区南星街道白塔人家小区居民潘彩仙说。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00多个社区建设了2700多个“孝心车位”。 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杭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正奋力开创新局面,奏响昂扬奋进的时代强音。 |